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风信子

第2章

风信子 亦舒 4494 2021-01-04 11:51
0:00
0:00

  当时妻的置评是:“长江?你知道什么长江?”

  我指着她的鼻子说:“季鲍氏,你说话当心点。”

  可是我的声音很弱。

  《长江与我》之后又写了三五本类似的畅销书,我竟然可以拒绝岳父的救济而好好的话下去,真是天下一大乐事,原以为凭“才气”吃软饭可以吃一辈子,现在居然始料未及的翻了身,也属异数。

  更奇的是岳父在这么多女婿中,最喜欢我。

  鲍老先生是宁波人,有两个女儿嫁了洋人,认为奇耻大辱,遗产只打算分三份,洋女婿为投其所好,痛苦地学国语,结结巴巴的拍伊马屁,伊却板着面孔讲:“我勿会讲国语,我只会讲宁波闲话。”

  哈哈哈,笑得我。

  我老婆认识我那年年纪很轻,在威尔斯理念书,我并不知道她有没有钞票,我喜欢她的白皮肤,人也温柔大方,具幽默感,我与她约会着,有时乘半日火车周末到她家,只够钱请她吃热狗。

  到结婚时才知道她父亲是亿万富豪。

  鲍老先生亲自到纽约来主持婚礼。

  我们之间有缘,他马上赞我有书卷气。

  后来老婆与我争吵,他老是帮我:“少堂是读书人,阿因偌勿要同其吵。”

  等我发了点横财,他更得意,写字楼里放着一整套我的畅销书,到处问生意上的拍档:“我女婿——”

  我觉得岳父是个老好人,他造船是一流,对于文学,就不甚了了,他不知道我写的书是混饭吃的,算不得数,真是汗颜。

  我惟一值得骄傲的地方,也许是我的嗜好:研究celts少数民族的历史略有成绩,进入国家地理杂志会做一名会员。

  盼妮说得好:“爹呢,一写稿便皱起眉头,一到地理杂志开会便眉飞色舞。”

  我指着盼妮说:“你呀,你应该知足,你看你的遗传多优秀,外祖父有的是钱,父亲有的是才。

  老婆说:“你算了吧——《长江与我》。”她笑。

  我说:“那本书今年快要第七版了,你或者不感兴趣,可是连泰晤时早报都评道:作者写作的技巧是一流的——”

  老婆似笑非笑白我一眼。

  我软下来,“季鲍瑞芳,”我说,“如果没有你,我这个大作家或许得沦落在某政府机关做工,一辈子出不了头,”我拧拧她的脸颊,“一切都归功于你。”

  “去你的!”她拍掉我的手。

  我说:“季鲍瑞芳,为什么你都三十岁了,尚这般貌美如花?”

  “你少跟我来这一套。”她说。

  我们的生活优哉悠哉,直到小女儿盼眯出生。

  大女儿盼妮养下来的时候,我口袋里真是一便士都没有,于是叫她盼妮——希望经济情况有改善。

  我记得老婆还说:“为什么不叫‘常满’?”

  取盼咪这名字则为了顺耳。两姊妹年纪相差十年。

  盼咪到三岁的时候,我们才发觉她有点迟钝;认不清颜色,不能够自己穿衣服,不会用筷子,智力与一岁多的儿童无异,更不用说是好好的讲话了。我很震惊,马上请医生研究,结论是盼咪比同年龄孩子低能,需要特别护理。

  老婆因此郁郁不乐。

  我很生气,我说:“盼咪有她自己的世界,人生在世,各有命运不同,人人像你这么懂得养生之道——老子是鲍某,老公是季某,你若嫌盼咪,我就带她离开你!”

  她大哭一顿,之后反而安乐了。其实心底下她怕我嫌盼咪。

  到现在,不但我们三口子对盼咪宠爱有加,连她外祖父都受感动而钟爱她。

  鲍老先生直说:“我们对季家不住,少堂只得两个女儿。”

  重男轻女。

  盼咪脑中有一个良性瘤,渐渐压住神经线,将来会影响她视力。惟一的解决是动手术,但是盼咪实在还小。这件事还得押后。

  结婚十七周年,老婆流泪说:“少堂,你对我真好。”

  忽然我也握着她的手,眼睛红红,“老婆,我爱你。”

  盼妮在旁一翻白眼。“真恶心,言情片中都没有这般肉麻的对白。都十七年了,人家离婚好几次、你们还恩恩爱爱,落后。”

  到今天,我们结婚近二十年,还是恩爱如初,奈何。

  生活一直宁静。直到这次意外。

  回到纽约,我把海德公园的事告诉老婆,她几乎没吓死。

  “盼妮!”她抱怨,“你真是闯祸胚!”

  “算了。宁波女人,现在我们要设法查那家人的姓名来历,总之不上门去拜见感激一番,我晚上睡不着。”

  把盼眯送到医院去接受治疗,相熟的医生劝导我们不可再令孩子受惊吓。

  盼妮喃喃说:“我发誓以后不骑马了。”

  我把那只耳环取出与妻研究:“你看这个。”

  妻说:“铁芬尼货色。”她诧异,“这只耳环价值不赀。”

  “这样,我到铁芬尼去问。”

  “有道理,铁芬尼的顾客并不多,这奇*书*电&子^书耳环又很特别,你去走一次也好。”

  她替我打电话,约好铁芬尼珠宝的营业主任。

  我怀疑起来,“喂,你怎么跟他们那么熟?”

  “别疑心,你岳母最近去买过几套首饰。”老婆笑,“不是我。”

  到了铁芬尼,我说我是“季太太的丈夫”。

  我把那只耳环取出放在营业主任面前,简单的说:“我想知道它的主人是谁。”

  那法国佬贼头狗脑的会心微笑,与我打官腔:“季先生,我们对于珠宝的来历——”

  “——一向保密是不是?”我说,“你误会了,这一只耳环并不是神秘女神与我一夜风流之后留在枕畔的纪念物,这是我拾回来的东西,我只不过想物归原主。”

  死鬼法国佬自然不相信我说的话,鬼祟得眼睛鼻子都耸动起来,我气不过,抢了那只耳环就走。

  回家跟老婆说:“不行,你得跟我去走一趟。”

  到底还是季鲍氏有办法,由她出马,找到经理,她与我坐在办公室内,把海德公园的事从头到尾的说一遍。

  那经理沉吟半晌,拎着耳环用放大镜看半晌:他说:“我很清楚这耳环是什么人来订制的。”

  我与老婆对望一眼。

  老婆忍不住问:“大客户?”

  “嗯。三年前有人送来一大批珠宝,要求拆了重镶,我们接手后诧异无比,自问没见过这么多的珍品。”

  经理停了一停,仿佛经过三年他还在吃惊。

  我自然没想到事情还有这么出奇的因素,大讶。

  他说下去:“钻石还有个价钱,翡翠更无可估价,消息传到同行,巴黎卡蒂亚与伦敦古青斯基都派人来看过货色,奇是奇在他们也同样收到珍贵的玉石钻饰要求重镶,都由同一个人送出。这批珠宝货色既然如此珍贵,照说件件有个记录才是,却又无迹象可寻。而且客人搁下便走,也不买保险,我们总共花去八个月,才把它们镶好,每一件都是精心杰作。物主收了货付却现款,并无任何置评。”

  我越听越奇。

  “这耳环便是其中一款,你们别瞧款式简单,第一.这颗珍珠非同小可。第二,这钻石有个名称,叫金丝雀,你瞧这淡黄色——”他一脸的神往。

  仿佛我们是来上珠宝鉴定课程似的。

  我心急,打断他:“先生,请问主人——”

  “姓宋。是你们中国人,”他脸上带种梦幻,“你们神秘的中国人。”

  “住址呢?”我意外地问。

  “我们一向没有透露顾客住址的习惯。”

  说来说去,三顾珠宝店,仍是不得要领。

  “老婆,你想想法子。”我用中文说。

  老婆说:“人家以干金之体,替我们女儿挡了一场灾难,如今伤势不明,我们想托贵公司替我们联络,务求把这只耳环送了回去。”

  “这个,”经理很犹疑,“我们不是代转书信的地方。”

  我暴躁的说:“那么你干脆把地址给我们就是了,你们又不是瑞士银行,我们又不是坏人。”

  经理瞪我一眼。

  老婆拉一拉我,很礼貌的说:“谢谢你,我想我们已经知道得很多了。”

  那经理把我们送出门口。

  老婆埋怨我,“你这个人,没点斯文相,像什么天地会当香主的白相人。”

  我说:“你懂什么,这叫艺术家脾气——”我忽然灵光一现,“老婆,你提醒了我一件最重要的事。”

  “什么事?”

  “你不觉得那班姓宋的人,动作敏捷整齐,简直像一个帮会?”我问。

  “你在做梦,你为什么不改写武侠小说或是科学幻想小说?”老婆没好气。

  “瑞芳,”我说,“现在我们上哪里找人去?”

  “你真笨,爹爹跟卡蒂亚不知多熟,叫爹爹到卡蒂亚去打听姓宋的大客人,那还不容易?”

  “真是!”我拍一下脑袋。

  “你猜是谁姓宋?”瑞芳问,“是那位女士?还是那三位先生?”

  “我不知道,可能都不姓宋,可能这对耳环只是一份礼物。”

  “说得也对。”

  三日之后,盼咪出院,我们欢天喜地的把她接回家来。

  瑞芳她爹鲍老先生打了个长途电话来,说:

  “你们见鬼?姓宋的就住你们的顶楼Penthouse。”

  我与瑞芳面面相觑。

  瑞芳说:“我一直不知道他们住纽约,不然很容易查。”

  我们马上到管理处去打听,他们说:“是姓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