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宅斗种田 盛世酒娘

第六十四章 文思如丝绕烟霞

盛世酒娘 绮白 4170 2023-04-30 00:43
0:00
0:00

  可下面玉家的家丁一说破,一多半的人泄了气。

   “她们是初莺坊的歌姬……知道初莺坊么,京都里数一数二的……妓院啊!那里面的姑娘,都有一把好嗓子……”

   就这么一句,生生地把仙女拍到了泥地里,怎不叫人叹息,玉家的几个家丁也太混蛋不是东西了。

   一看周围的人摇头,那几个不是东西的家丁赶紧补充:“这三位是初莺坊里技艺最高超的,据说还受过宫中第一等的女乐官环瑶的指点……”

   又风流又夸大,这倒像是玉蝴蝶的手笔,小红扒在上场门边,又望对方的上场门望去,只见玉蝴蝶又探出头來,苦着脸,向台上一指,那意思:“还是跟我无关!”

   玉蝴蝶都快哭了,小红倒笑了,这爷俩倒是一个脾气,玉老头子年纪虽大了,也是个老不正经,否则,对京都的烟花之地,他怎么能这么了解,请高人请高人,还把名歌姬给请來了。

   这时台上有官面上來的打下手的小厮捧了一个牛皮缝制的粽子球來,那球也有趣,说是球,却不是圆的,却跟粽子似的多棱多角,共有四个角、四个面,每个面上用墨笔写了一个字,分别是“诗”、“词”、“曲”、“赋”,以掷出后粽子球覆地一面所标的那个字來决定各自所作的种类。

   周凌一振袖子,取过粽子球來,往空中一掷,球落地后跳了三跳,滚了三滚,最后覆了个“诗”字,那边初莺坊由风娘作代表,掷了一个“词”字。

   接着又有人捧了两个竹签筒,分别装着诗文格律和词牌,周凌拈了一根,上书“五绝”,这五绝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易在字少容易凑,难也就难在要在短短的四句诗里翻出前人沒提出过的新鲜意思。

   那一边,初莺坊的风娘从词牌的签筒里抽了一支“风入松”,词虽然比诗字数多些,但胜在形式更活泼,凑起來也不见得更难,且词的浓艳奔放,倒是与初莺坊歌姬的身份相得益彰。

   接着,是相互限韵,越是古怪刁钻越好,周凌像是个沒有心机的,只是望了一眼台边,随口说了一个“边”字,再从韵牌匣子的对应小抽屉里随便拈出六块來,分别是“边”、“前”、“千”、“偏”、“烟”、“钿”,六个字,字字好凑得很。

   初莺坊的风娘略一沉吟,道了一个“回”字,有拈出了分别是“催”和“杯”两个韵脚,字眼虽不刁钻,可咏酒的诗自古就免不了疏狂颓丧颓丧,让这个国子监祭酒的门生作出这样的吟咏,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

   司仪官命人搬上三张桌案,其中两张案上各陈列了笔墨纸砚,中间一张上面设了一只金灿灿的小香炉,他点了一炷香,言明香尽之前,就要成诗成词。

   就见台下议论纷纷,人人踮着脚抻长了脖子,台上却鸦雀无声,连打下手的小厮都不敢喘粗气,生怕自己出气声大了,吹跑了两方的文思。

   周凌不紧不慢地磨着墨,墨研得了,他蘸饱了笔就往素笺上写,而初莺坊这边,雅娘研墨,颂娘铺纸,风娘提着笔蹙眉凝神,直盯着那柱香出神,眼看香就要烧到尾上了,才狠狠一咬朱唇,往纸上刷刷点点地写了下去。

   一炷香转眼燃尽,双方已各誊写清楚,交与羿大人过目,这也不是让刺史大人立刻就给断出文辞上的高下來,这只是表明双方所作诗词已成了定案,再也不得修改,若是后面演唱时,哪个人唱错了或者私下里改动了一个字,就算作弊。

   不多时,羿大人在高台上览过了两份素笺,遣人传下话來,可以开始演唱,这一节里,也沒定谁先谁后,谁先有了曲子,谁便可先唱。

   初莺坊里,颂娘最通音律,能轻轻松松地在旧曲上翻出新花样來,即便是抄,也能抄得令人听不出來,且风、雅、颂三人的乐器又是随身带上台來现成有的,因此司仪官一报通程序,颂娘就席地坐下,拨弄起了箜篌。

   那三个女子平日里在教坊里早合作过无数次了,最是默契,颂娘只起了一个调子,其余两人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这曲子是旧曲翻新,因而也立即弹拨自己的琵琶古琴和曲,三件乐器一起鸣动,大有香风浮动,仙乐飘飘的奢靡,雅一点的人就赞曰“大珠小珠落玉盘”,俗一点的人也会说“热闹得好像滚开的油锅里撒下了一把盐”。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琼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萧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來寻陌上花钿!”

   这首曲子乃是以箜篌为主音,琵琶古琴为辅,加上雅娘那珠玉的喉咙,顿时听得底下众人如痴如醉,虽有许多人其实也不知道曲子里实际唱的是什么?但是美姬弄琴,赏心悦目,也就管不了词意了,瞎跟着起哄叫好也就是了。

   只有几个自诩还有些文墨之才的读书人,为了标榜自己的鹤立鸡群,非要说出点独特见解來:“玉家这一班人,唱得虽然华丽,也不过一味地劝人喝酒,连玉家的酒名都沒带出來,更别提夸赞那酒了,准是她们在一炷香的时间内作不出新词,故而拿些不知是谁预先写好的东西來充数的,这曲子也是似曾相识……”

   这话虽是一语中的,可掉落在起哄的叫好声里沒几个人听见。

   周公子的作派与关蒙还真是不差分毫,对台下的吆喝叫好充耳不闻,悠闲地背着手四下里远眺,好像沒把这班不识货的庸人放在眼内。

   好容易等台下的乱乎劲平息下去了,大家才注意到周凌,这位是空着手上來的,一件乐器也沒带,难道要清唱不成,若这样,再好的诗也减色不少。

   但见周凌不慌不忙,转身向着扒在门边看热闹的小红三人拱手道:“烦劳哪位给我取个酒盅、一支筷子來!”

   --------------------------------------------------------

   所谓“三百六十行”,白某的《酒醉良天》只写了酿酒一行,想知道更多古代行业的秘闻情事么,酒行、扇行和伞行,到底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关注白某与朋友们创作的同系列文,《酒醉良天》、《雪扇吟》与《苏幕遮》。

   本文乃是调笑工作室荣誉出品,工作室其它作品开列如下:

   绮白

   《酒醉良天》:/book/38215.html

   阿荧

   《寒烟翠》及外传《雪扇吟》:nvxing./book/34897.html

   《十二夜记》:nvxing./book/43210.html

   姬无双

   《莫遣佳期》:nvxing./book/36369.html

   《苏幕遮》:nvxing./book/41096.html

<>read_di();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