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宅斗种田 盛世酒娘

第四十五章 难宁坐卧食君禄

盛世酒娘 绮白 3703 2023-09-01 07:08
0:00
0:00

  见这一人一虎这么沒出息,锦书气得直跺脚,恨不得把高献之扒拉开,自己代替他去值夜,更想拿口针把白虎的嘴巴缝起來,可守云不知怎么的就是信任高献之,让锦书“自己找地方玩去”,不用为此劳心费神。

   怎么能不劳心费神,这一日就是皇帝庆祝六十寿诞的朝会了,白虎一早还吐出十几斤鸡肉糊糊來呢?锦书一怒之下跑进树林里找了根粗树枝來,坐在虎笼旁用匕首将它削成了一支木棒,一边削一边威胁白虎:“你吃,你吃,你再敢吃我就用棍子捅你腰眼!”都说老虎是铜头铁尾豆腐腰嘛,捅一下一定很疼,这样威胁白虎,它该害怕了吧!

   削着削着,她又暗自琢磨起幕后人的身份來。

   张婕妤是第一个被摘出來的。虽然她在长生苑时几乎日日都來看白虎几回,盘桓一阵,可每回來都是前呼后拥,她哪有机会下手,且她小住几日后就随驾回宫,她走后白虎依旧吐鸡肉,可见不是她。

   那么王公公呢?他是奉了皇帝老头的旨意日日巡察白虎是否无恙,白虎出了岔子他难逃其责,白虎打个喷嚏他都得跟着哆嗦一下,他怎么会挖坑埋自己呢?何况喂十几斤鸡肉又不是一个小药丸,吃干抹尽也有好一会儿工夫呢?王公公每回來都只打一个旋就走了,沒宽裕让他下手的。

   白日里來的就这么两位,一举一动都在锦书的眼皮底下,根本不可能是他们,同样道理,也不可能是白日里当值的卫士们。

   那么只能是夜里出的问題了,可恨高献之太不争气,几乎每夜都要打一小会儿瞌睡,这时候不管是夜班的卫士监守自盗,还是什么高人越墙而入,都是有可能的,若高献之整夜清醒睁着眼睛,不就能看到下手的人了么。

   锦书越琢磨越生高献之的气,撇着嘴削完了木棒,又跑去研了些墨,涂在木棒上,听说今日白天皇帝在皇宫里接受王公大臣、各国使节的朝见,还要大宴群臣群使,到了夜里还要带上一群人來白虎观,献宝似的让大家都來看看我朝祥瑞,下臣们还要抓住这个机会狠狠拍皇帝的马屁,吟诗作画说吉祥话都行,史官还要将祥瑞出现以及它所赞美的圣功伟德写入史册,她拿定了主意,到时候就穿上小宫女的衣服,拿着木棒站在虎笼后面监视,一旦白虎要吃肉,她就用木棒捅它。

   她真是聪明人发起急來就猪油蒙了心,灯草灰迷了眼,以为将木棒涂黑了在黑夜里别人就看不到了,这不是掩耳盗铃么。

   守云也要参加朝会,不能盯着白虎,高献之因请了假,可以留在观里,他为了迎接晚间的盛会,特意拾掇了一番,一大早就把站班时穿的明光铠穿在了身上,还提了一条长矛來,。

   长矛走了十几道金水,铠甲锃明瓦亮,上面的小饰件都是红绢丝编成的流苏或丝绦,他这一身金灿灿明晃晃红艳艳,好看是好看,就是太受罪,大日头底下站了不到一盏茶,他就一脸细汗,赶紧跑廊檐下凉快去了,他一动一个唏哩哗啦!只能站着,蹲都蹲不下去,更沒法坐在台阶上,锦书看他可怜,劝他先把头盔摘了,晚间再戴也不迟嘛,结果高献之一摘盔,真好像蒸笼摘了屉帽,那个热气蒸腾啊……皇帝老头的这份口粮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就拿的,锦书便忽然想问他:穿这么一身,如果要解手,是不是也挺麻烦。

   果然这一日高献之捂出了一身又一身大汗,都快脱水了也沒敢喝太多水。

   未到中午,宫中就开始來人了,先给院中的石板地铺上波斯进献的绣花筵毯,一个胖胖的内侍官举着一份名单指挥小太监们搬桌案排坐次。虽然案头上不会设名牌,可是都什么人來,谁坐哪个坐席都是几天前就定好的,按照席上王公大臣的品级高低、与皇帝关系的亲疏以及在宴上担任的角色來排,加上这些人往往一个脑袋上顶好几个官衔,给他们排队更要综合考虑,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误得罪人,因此非老资历的内侍官不能担当此任,如果哪个大臣临时告假,或者皇帝一时兴起,说一句“某某某你也來”,消息传到白虎观,这位内侍官就要重新安排座次,还要把领座的小太监们召集起來重新布置:“小李子,你领某大人到左手底几个座位,小白,你领某大人到右手第几个座位……你们都记好自己要服侍的大人,听见了沒有!”

   接着内侍官又交代高献之届时应站的位置,高献之将锦书拉到人家面前说:“这是淮南王家户婢,从小就照料白虎,白虎很听她的话……”这哪是服帖,分明就是被她欺负怕了,谁让她坐在笼子旁闲得无聊了就伸手进去揪白虎的胡子,别说这白虎贪吃,倒真有几分灵性,十几日欺负下來,它已经听懂了她几个简单口令,让它站就站,让它趴就趴,还能拿着毛刷伸手到虎嘴里刷牙,,每回白虎吐了满地,都是守云和高献之两个打扫笼子,她给白虎刷牙的,白虎只能张着大嘴淌着哈喇子任她鼓捣,如果它想吸溜一下口水,或者活动一下脖子,锦书准揪它胡子。

   胖官员看过锦书的演示后,也点了头,认为让这小丫头上來表演定能博得圣上一笑,是件锦上添花的事,便特准锦书留在虎笼边,还特意找了人來教了她一下午的宫廷礼仪。

   黄昏时分,來的人就更多了,都是在宴上伺候人的宫女,有的是上菜的,有的是满酒的,还有的专门挑着宫灯站在每个客人的身后给照亮的,排场越闹越大。

   锦书换了套簇新的宫装,把木棒别在腰后,立在笼侧,另一侧站的是高献之,他真不简单,不能坐下就站了一整日,出了十几身热汗,饭也吃得不痛快,是常人早萎顿下去了,他在这时反而更精神奕奕,好像一支安安稳稳烧着的蜡烛被银签子一拨,火头骤然高了起來。

   --------------------------------------------------------

   所谓“三百六十行”,白某的《酒醉良天》只写了酿酒一行,想知道更多古代行业的秘闻情事么,酒行、扇行和伞行,到底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关注白某与朋友们创作的同系列文,《酒醉良天》、《雪扇吟》与《苏幕遮》。

   本文乃是调笑工作室荣誉出品,工作室其它作品开列如下:

   绮白

   《酒醉良天》:/book/38215.html

   阿荧

   《寒烟翠》及外传《雪扇吟》:nvxing./book/34897.html

   《十二夜记》:nvxing./book/43210.html

   姬无双

   《莫遣佳期》:nvxing./book/36369.html

   《苏幕遮》:nvxing./book/41096.html

<>read_di();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