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总裁豪门 乡镇那点事

第五十二章 笔耕不缀

乡镇那点事 田岩苦竹 2178 2023-05-02 14:31
0:00
0:00

  平日爱好文学的丁示田,一生笔耕不缀,无论是在部队服兵役,还是在老家种田、任村支书抑或是出来当了干部,都不会忘记对文学的追求,业余时间都会坚持读书、写作,经常有小说、散文、杂文在全国各地的报纸、刊物发表。这一天,他又收到一份样报,是一家杂文报社寄来的。打开一看,上面发表他的一篇杂文:

   官又杀官了

   这官场怎么了?继广东阳春市两名副市长杀现任市长,海南琼山市一副市长杀教育局长,河南新乡县烟草局副局长杀局长全家,福建环保局副局长杀正局长以及辽宁抚顺县司法局副局长张永清杀县委书记李显英和江西义县县长杀县委副书记万先勇和县委书记胡次乾……之后,近日《中国青年报》又报道:河南淮阳县粮食局长郝瑞端因个人官瘾未得到满足,不但设计把县委书记李华亭拉下了马,还指使内表弟池恒军花重金雇人杀副局长李庚海。

   谁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正打歪着,想杀的没有杀到,把一个不想杀也不该杀的在“死亡黑名单”外的太昊陵博物馆副馆长霍进善给杀了,使霍成了这场“官杀”中的替罪羊和冤死鬼。

   俗话说:“官场如战场。”有人奉行的是“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为官信条。为了“官”字,哪怕是踩着别人的肩膀,踏着别人的尸体,也要一步一步爬上去。“不成功便成仁”,不达目的势不罢休。曾经的“官官相护”竟演变成现在的“官官相杀”。不得不惊叹世道变迁之快,某些“官人”行为之卑鄙,灵魂之丑陋,手段之恶劣,计谋之阴险,下手之狠毒,场面之血淋,使我等凡夫俗子闻之色变,听之胆寒,心惊胆颤。好在吾等平时不与人争夺名利,甘于平凡,平庸,贫穷,不思进取,只求默默无闻当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否则……

   人之所以互相残杀,官之所以杀官,皆是因名利而生仇恨因仇恨而起杀心。人之一生名利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每个人所追求所企盼所希望得到的。就为这名利二字,有些人便不择手段,不惜操起杀猪刀,磨刀霍霍向他人。杀!杀!杀!杀他个人仰马翻,杀他个血流成河,杀他个天昏地暗。为达个人目的,为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哪怕踩着别人肩膀,踏着他人尸体也在所不惜。凡是有碍自己前途命运的,格杀勿论。

   但是,一方面要把对方杀了另一方面又要保全自己,这就需要讲究策略和兵法。虽然当官提倡“亲力亲为”,但这杀人之事却不能亲自操作,应提倡拐弯抹角,迂回曲折,借刀杀人为妙。既要把对方置于死地,从肉体上消灭,又要起到“明哲保身”的作用,保自己安然无恙。“消灭敌人是为了更好地保全自己嘛”。否则露出狐狸尾巴,把自己身家性命也赔上就太不划算了。

   冤枉的是,官场连环杀中,有时竟乱枪走火,殃及无辜,要杀的未杀到,不该杀的倒被该杀的人给错杀了。有的甚至还是优秀的人才。如前面提到的太昊陵博物馆副馆长霍进善,是个在事业上颇有成就的文化名人,不幸给错杀了。可见官杀之可恶,卑鄙,阴险无情。别看这些人在这方面杀气腾腾挺敢杀的,要是把他拉到战场上杀敌报国的话,倒是未必见得这么能杀。兴许,还未与敌人交锋,便吓得屁滚尿流,小便失禁了。

   当上了官,不想着怎样为百姓造福,为人民谋利,却为了个人私欲和目的,整天不惜挖空心思暗算别人,贪得无厌地一心为自己聚敛名利、地位、金钱、财富。殊不知,当你撒手人寰时,你还能把一生中搜刮,堆积的名呀,利呀带进棺材么?即使全世界的财富都记到你的名下,又有何用呢?

   官杀官,是官场腐败的一种典型表现,是一个法制国家的不幸和悲哀。也充分暴露了某些地方在用人,任人上的弊端和漏洞,使一些居心不良的人钻了空子混进革命队伍。要纯洁这支队伍,一方面要真正把好用人进门关,提倡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把真正具备德、能、勤、绩的优秀良马请进来;把那些靠买、跑、讨、要、居心叵测,动机不纯的劣马挡在门外。

   另一方面则应高举反腐之剑,把那些道德败坏,良心沦丧,腐化,堕落,混进队伍的败类全部拉出队列,狠狠打他无产阶级一铁拳。该斩首的斩首,该枪毙的枪毙,该判的判,该办的办。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纯洁我们这支队伍,才能杜绝此类官杀官的闹剧再度上演,否则,官官相杀何时了。

<>read_di();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