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穿越重生 乱世之国军虎将

黄埔岁月7

0:00
0:00

  更新时间:2013-08-07

   蒋志清回到办公室后,蒋孝先立刻向蒋校长道喜了,校长这套社会改良主义思想在师生中反响很不错。所有的人都觉得自己有了奋斗的目标了,那就是建立个社会大改良后的工业化大国了。

   蒋志清满意的点了点头,孙中山当年的思想体系比较的空泛,所以孙中山最后才把希望投到布尔什维克理论上去了,这与党内很多人的利益都产生了冲突,所以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陷入了思想混乱中。廖仲恺成了孙中山激进改革派的代表,而元老们则代表着大地主和知识分子,当然不能容忍俄国式的革命方法。

   蒋孝先早就在蒋志清在美国时写下的关于改良社会的想法和理论,私下整理印刷成书了。在蒋志清兴头上,他拿出这本书送给蒋志清,不过没有书名。

   蒋志清接过蒋孝先的递过来的书翻看了一下,看完蒋志清盯着蒋孝先看了半天。蒋孝先立刻以标准的军姿站立着,纹丝不动的。半天之后,蒋志清叹了口气,拍了拍自己这位侄孙,说了句有心了。

   蒋孝先背后的衣服都湿透了,刚才蒋志清的目光好像把利剑一样,刺得蒋孝先心理一阵阵的发虚。蒋志清这种枭雄的心理不是一般人能揣摩的,看来自己还是有点心急了。以后政治上的事情自己还是敬而远之吧。玩不起啊,心脏受不了。

   蒋志清拍了拍高大结实的侄孙,说自己虽然在族中是他的长辈,不过在军校里,他蒋志清就是蒋孝先的校长和老师。

   蒋孝先听到蒋志清这番话就知道自己这次是压中宝了,蒋校长已经不单纯把自己当成族中晚辈了,更当成了自己思想的追随者和拥护者了。

   接下来的日子,蒋孝先又全身心的投入到军校教育上去了,自己能做的已经做了,接下去的事情就不是自己能参与的了。

   廖仲恺被刺案背后的深远影响巨大,“廖案”发生后,国民党广州当局在英美法三国的参与、支持下,决定成立由汪精卫、许崇智、蒋志清组成的“廖案特别委员会”,“授以政治、军事、警察全权,以应付非常之局势”。查办“廖案”,成为压倒一切的当务之急,被摆到最重要的位置上。侦查、审讯期间,波澜起伏,牵连面极广,并扯进了大批上层人物。事态正如神龙入海一般――搅风搅雨。广州陷入了政局更加动荡、社会更为不安的局面。

   蒋志清有美国的支持,他又和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汪精卫迅速结成了政治同盟,开始大力打压国民党元老。随着刺廖的枪手陈顺落网,粤军和国民党很多元老被牵涉进来了,先是粤军的梅光培和郭敏卿,紧接着朱卓文、胡毅生、魏邦平、梁鸿楷、林直勉等人,胡汉民、许崇智统统都涉嫌此案了,最后就连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广州政府主席林森也没能幸免。

   总之蒋志清和汪精卫很好的利用这次刺廖案,狠狠的把国民党内部的元老们打击了把,许多元老们都说不清自己,尤其是胡汉民兄弟俩,所有的证据和证词都纷纷的指向他们。

   蒋志清一面和汪精卫打击政敌,令一方面也对粤军上下开始了清洗,很快粤军大佬之一的李福林就站了出来举报了“大塘会议”。粤军第三军长李福林带来“人证”,向汪精卫、许崇智、蒋志清举报胡毅生、魏邦平、朱卓文、林直勉的问题。其中说:8月初在文华堂,“曾亲眼看见并亲耳听见”朱卓文与林直勉坐在一起,“口口声声说非杀廖仲恺不可”。

   李福林的检举,因牵进了许崇智部粤军的许多将领,使身为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常委、军事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务主席、并且是“廖案”特别委员会成员的许崇智,深深陷入了困境之中。许崇智起初不但不同意逮捕张国桢,而且在决定逮捕梁鸿楷等人的时候,明确表示拒绝执行。

   蒋志清最后向许崇智挑明了胡汉民与廖仲恺谋杀案有关这一事实,他和汪精卫已经决定把胡汉民赶出国民党组织和机关,下一步可能就是逮捕胡汉民了!

   许崇智此前的举动仅仅是出于自保,可自己已经陷进这场纷争里了,蒋志清已经把话都挑明了,许崇智想了想只能同意对粤军将领的大规模清晰行动了。

   许崇智以开会的名义把召梁鸿楷、梁士锋、郑润琦、招桂章至粤军总部,当即拘捕梁鸿楷、梁士锋、招桂章,郑润琦。接着,蒋志清立刻下令黄埔军校二期生组成特别行动队,分别接管了梁鸿楷、杨锦龙、梁士锋在广州及西江的各军队。

   梁鸿楷、张国桢等人被捕之后,汪精卫、蒋志清乃指派曾任大本营军需总局局长、潮梅军军长的罗翼群,会同欧阳格、吴铁城,共同组成“军事法庭”,对梁鸿楷等人进行审判。审判”。结果,张国桢,梁鸿楷、、梁士锋、郑润琦、招桂章全部被枪决。

   随着粤军这次打清洗,蒋志清把粤军上下都换成了自己的黄埔指挥系掌握了。整个粤军上下都是蒋志清的人,实际上架空了许崇智。

   汪精卫那边的动作也不小,虽然胡汉民抵死不承认自己和刺廖案有关。不过随着了“廖案”特委下令拘捕胡毅生、朱卓文、魏邦平、林直勉时,胡汉民明显是慌了神了。当天戴季陶带领黄埔军校二期生逮捕了林直勉,而胡毅生、魏邦平等脱逃。当蒋志清派军队搜捕胡毅生时,士兵包围并搜查了胡汉民的住宅,胡汉民乃被移居于黄埔军校,等于软禁。

   刺廖案随着汪精卫和蒋志清下令胡汉民,林森、邹鲁以及孙科出国考察,刺廖实际执行者朱卓文、胡毅生、魏邦平、梁鸿楷、林直勉等人被枪决而结束了。

<>read_di();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