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为崇祯实行改革开放

第十章 明报

0:00
0:00

  任何改革,都会遇到阻力,而最大的阻力来自于陈旧的观念。所以任何改革要推行成功,必先有一个思想解放的运动。思想解放的前提是进步思想的传播。而信息传播斗离不开一定物质条件下的信息传播媒介。

   明末印刷术广泛普及。雕版印刷仍然广泛使用,活字印刷也开始普及。少量的印书都用雕版,只有大量印刷邸抄等普及读物时才用活字。

   邸抄,又名邸报。是指古代中国,官员为获取和传递朝廷信息而制作的类似今天的新闻简报的一种新闻媒介。

   为了引导舆论,推动思想解放,为自己的各项改革创造条件,朱有见迫切想要创办一份报纸。这份报纸首要内容就是发布各类政务信息和商业信息,同时要兼具娱乐性、可读性和舆论导向性。

   这份报纸应该用普通民众日常口语中的白话文写成。明清时期的白话文什么样子?看看《三国演义》、《西游记》的语言,就可以知道,明显区别于文言文的白话文在明朝已经很成熟了。

   明朝其实新思潮是非常活跃的,典型的就是王阳明“心学”的兴起。心学后来不断流传,形成了泰州学派等不同流派。格物致知、经世济用之学也得以催生。而且市民阶层发达,以“清议”为主的社会舆论对朝政的左右也比较巨大。

   历史上,邸报先是非正式地小抄形式,后来发展到各地方官府派专人驻京搜集抄录,到后来由朝廷统一管理。明朝时邸报就改由通政司负责发布了。

   朱有见在御书房召见了锦衣卫都指挥使、“国丈”田弘遇。朱有见需要他来主持自己计划的“报纸”的发行工作。

   这份报纸叫什么呢?朱有见绞尽脑汁地想着……名字是很重要的。中国古代于“名”字非常重视。孔夫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古代法典(主要是刑法)的总则部分称“刑名篇”。打仗则讲究师出有名。连谈婚论嫁都讲究一个“名分”。

   大明朝廷的报纸,叫“明报”如何?朱有见想起后世香港的《明报》,很有公信力的一份报纸,还是大名鼎鼎的金庸老先生创办的呢。朱有见连广告词都想好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嗯,就把这句话放在报头之右(竖排文字)。

   田弘遇这个便宜老丈人,学问还是有的,而且心眼活泛。朱有见让他找几个读书人,要那种科举不顺,但是又有真才实学的人――这是将来的编辑人才。另外找几个从业时间较长的说书先生,要那些比较受听众欢迎的说书先生――要尽可能用大白话写新闻。说书人的话,是最简洁最精炼的白话文。

   田弘遇都给一一办到。对于这个编辑团队,朱有见有很多东西需要面授机宜。所以让安排在了田弘遇家里,对各种问题做了充分交代。朱有见不但亲自写了报头“明报”二字,甚至对报纸怎么排版都一一说明。朱有见穿越前在大学里选修过“新闻学”,还做过排版设计的作业。

   朱有见甚至把标点符号都介绍给了他们――当然,以后世民国时期竖排形式为参考。中国古代并非没有标点符号,只是比较原始而已:只有句号和逗号――即所谓“句读(dou)”――都是在行文(xingwen)中行(hang)的右侧每句或每小句画一个小小的圆圈状符号。

   朱有见在与这些编辑人员接触的时候并未表明自己的身份。而报馆的东家,也让田弘遇出面充任。朱有见认为,如果直接以皇帝身份或者朝廷名义去办这份报纸,会少了很多活泼性。

   关于报纸的内容,朱有见认为,绝对不能像邸报一样仅仅报道朝廷上的消息,民间的商业信息等等也要报道。工商业将来是大明帝国的立国之本。还依赖小农经济?太落后了。

   《明报》初步规划为有政务、商情、民生和娱乐四个板块。政务,是一些朝廷上的新闻动态――这一块朱有见有丰富资源。商情和民生,报纸自己安排人采写;可以搞新闻式广告,但要保持内容的真实。娱乐板块主要是小说故事连载,报馆要和各大著名说书人建立联系,付酬取稿,当然报纸文字稿要晚于说书人口头开讲一天――这样说书人与报纸就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了。而且,如果说书人放弃口讲,专注文字稿的话也不是朱有见所希望的――这样往往会失去口头形式的活泼和生动。

   由于传统上重农抑商、重人文轻科技,建立天启学院的举措引起了舆论上的强烈反响。建立天启学院这样的举措不啻于将发展工商业的地位提升到国策高度。首先在读书人中发出了反对的声音。

   明朝的舆论掌控在读书人手里。

   舆论在很多情况下并不理智。后世美国人研究心理学,发现的群体极化现象用实证的研究方法解释了这一规律。朱有见不想让不理智的舆论左右了政局,祸害了国家。

   让舆论理性化,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不同的甚至相反地言论同时呈现,不能一边倒。古语说得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另外朱有见扶持一份官方报纸的同时,并不打算禁止任何其他人办报。甚至朱有见反而希望有很多私人也跟风办报,这样会带动知识阶层的交流最终实现社会意识的一体化。通过这种途径增强社会责任感,打破社会意识碎片化。有社会责任感德国民,当汉奸的少。

   从报纸经营角度说,有争议的东西才有人愿意看。这样也能提高报纸的销量。

   关于建立天启学院,之前朝廷上有官员反对,朱有见捡了几份言之有物条理清晰的让他们照蹬,同时朱有见自己也写了反驳的文章一起发表。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明报》首期终于发行了。

   首期“创刊号”,免费发行。找人在茶楼酒肆散发。同时六部衙门、各大官员家、各家商户都送了一份。报纸上注明了报馆地址,声明愿意写文章发表的,不管是政论还是小说,都会有稿酬。而商铺则发广告,则须交钱,但暂时不会收费。

   朱有见要求每天的新报纸都要吧上一期的发行数量印在报头之下。这也是招揽广告的手段。

   前五天一直在免费发放。京城内掀起了一场读报热潮。

   政务部分,反对与赞成实学和天启学院吵的不亦乐乎。朱有见发现民间支持实学的人还是不少的。王阳明“心学”对程朱理学的批判让明朝人思想并不僵化。甚至朱有见发现了一篇佛教徒抨击天主教义的文章。

   考虑到避免教派冲突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避免造成排外风潮,朱有见倾向于不鼓励此类政论。实现以朱有见同志为总设计师的明末改革开放蓝图,中外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而万历年间因为佛教与天主教教义争论导致的“南京教案”,也让外国传教士们学乖了。朱有见拿这篇文章给徐光启看,徐光启表示不想参与此类争论。

   天启学院,徐光启他们一直在筹备。天启学院,总部设在“海子”一带,大体相当于后世圆明园遗址或者清华大学一带。由于火器研发不便在城内进行,朱有见打算在京城西郊的山区另造一城,作为火器研发基地,派兵驻扎保护。

   火器这玩意很危险的说。明朝发生过一次火药库爆炸(王恭厂大爆炸),炸掉了四分之一个皇城,皇宫都受震动,皇子呗吓死。这种悲剧不能再发生了。

   在京城外的山区秘密建军事基地性质的新城,不但可以用于火器研发还可以驻军,与京城互为犄角。而且朱有见准备建立一个军事学院,培训军官之类,也要设在里边。这是后话了。

   眼前关于天启学院的招生,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在《明报》报道前,只有中央官员们知道这件事。而官员中反对的声音居多。经《明报》报道,天启学院才为平民所知。天启学院的招生标准不高,有秀才功名者即可报名。

   大部分读书人,如果不能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则什么也不是。很多家贫者只能当教书匠――明朝是没有将学校纳入事业编的,学校主要是私塾,教师真的是教书匠――不是戏称。

   这部分人报名比较踊跃。高级知识分子,如举人之类,虽然做官依旧无望,但是也不愿进天启学院这样的“工”学院。工匠地位低下的思想仍在作怪。朱有见暗想,你们看不起实学,朕废了科举中的八股,改考实学和策论,到时候你们哭去吧。

   不过暂时不作如此剧烈改革。否则读书人纠集一起,抬孔圣人牌位游行,那可不是玩的。

   报名天启学院的人渐渐多了。免食宿费和学费这一条是很有吸引力的。朱有见之前设想的入学考试决定放弃了。免试入学,但加强平时考试的严厉程度,同时设末位淘汰制度,效果更好。

   朱有见趁机开设了法学系和军事系。法学系先招了一批刑名官吏进行培训。军事系则选择军队中识文断字之士入学培训。当然这两系也招其他来源学员,混合学习。

   学院创建伊始,学习方法主要是读书和讨论。学员定期上交学习心得、笔记、论文等形式的文章一篇,并且相护点评。从这些文章中整理有用部分,准备编成教材教。其他来源的书也在搜集中。

   学校的经费,作为皇帝的朱有见,也很是出了点血。户部的财政收入都当成军费,填到辽东了。

   能不能从报纸的运作中赚点外快?或者开办一下其他产业赚外快?商税这时候还没有开征。而土地税和人头税,有太多的免税阶级。不免税阶级往往是赤贫的无产者。比如佃户或者城市里的做工者。

<>read_di();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