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天下无道

《天下无道》正文卷 第24章 起义义军

天下无道 世界太吵吵 3873 2021-03-11 16:56
0:00
0:00

  在四川,小时候听老人们说过有很多万人坑,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坑里埋了很多人,具体有没有一万个也没人清楚,但至少几百具还是有的。

  彭国光拿着掘出来的令牌回了县里,也没人说得清这到底是谁的令派。有人说会不会是李自成的?当时就被彭国光给反驳回去了。

  出土的剑是咸丰十年的,李自成是明末清初的人。怎么可能混为一谈。科学可以大胆的猜想,可考古就要严肃的尊重历史。何况是在有证据的情况下。彭国光为了弄清楚这个事情,专门跑去县图书馆里翻了几天的资料。

  每个县都有一本属于自己本县的县志,我们县也不例外。县志是根据本县历史,加上老人们口口相传的事情编排的,可信度比较高。彭国光再第三天的时候,终于有点头绪了。

  自贡自古以来就有个别名叫盐都,从汉代开始,就有开采井盐的传统。相比较沿海地区的海盐来说,我们四川一直以来都是吃的井盐,井盐也叫矿盐,是由人力在盐矿上挖掘出一口井,然后将里面的盐矿挖出来,通过熬制,生成盐水,再经过晒干后,就能得到我们平时吃的盐了。

  在古代,盐是由官方一手撑控的,凡是贩卖和走私私盐都是要杀头的,所以,在当时来说,自贡可谓是富的流油。在清朝咸丰十年,四川确实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而起义的地点,就是从自贡开始的,义军选择自贡的意图,也就是要占领这个富庶之地,好为后期的招兵卖马提供大量的金钱支撑。

  而这个起义军的头领也姓李,虽说他没有像李自成这么有名,但是在四川来说,差不多老一辈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李永和”

  也叫“李短鞑鞑儿”,鞑鞑儿是四川对辫子的戏称,清朝流行续长辫,但李永和偏不,为了表示对清政府的不满意,他故意将辫子剪了,只留了一个短辫。这也成为了他反清的有力证据。

  彭国光现这个证据后,兴奋的几天都睡不着,从县志来看,这李永和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他历来好朋友、讲义气、守信用、爱憎分明,深受人爱戴和尊重,在江湖中享有极高威信。刚一起义便有好几千人马追随。据说当时一共有五支起义人马,当他们一起攻打下自贡后,人马已经有好十几万了,为了以后能干一番大事,他们决定推举一位盟主出来。

  李永和作为声誉最高的人,自然是盟主的最佳人选。可他一再礼让,最后没办法,见实在推脱不了,他提议杀生祭天,五人共同参拜在攻下自贡时一白胡子老头进贡的五龙旗。

  这面旗是由义军在攻下自贡时,一名白胡子老头双手奉上送到义军跟前的,旗面上五龙相互交错,或衔金,或戏水,或缠木,或喷火,或遁土,暗合五行之意,也跟五位起义军领相配。老头说这五龙旗是由一真龙所化,只有真命天子才能使其扬旗。自从攻下自贡后,这旗便一直未曾飘扬过,正好借这个机会,试一下到底谁才是那白胡子老头说的真命天子。

  李永和命人献上猪,牛,羊三牲祭,五人割破手指,喝了血酒,然后挨个走到旗台下参拜。前面四人参拜时,五龙旗皆纹丝不动,待李永和参拜时,天空突然刮起一阵大风,众将皆站立不稳,呈伏状,唯李永和独自屹立在大风中,一动不动,反观那旗杆上的五龙旗,迎风咧咧,五条巨龙像是在旗面上活过来了一样。上下翻腾,左右交错。

  众兵将见之,皆跪地高呼,“五龙旗扬,天佑李王,天生异象,顺我者昌。”中气十足的呐喊声,在校场上不停的回荡。

  李永和当上盟主后,将那白胡子老头留在了身边当了个师爷,顺势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安抚民心。起义军在李永和的带领下日渐壮大。

  彭国光看到这里,不由一笑,这五龙旗可能是真的有,但真命天子一说就有点过于牵强了,至于,李永和在校场里搞的那一出,无非是用来收敛军心民心的也有可能,而且,那个白胡子老头也有可能本来就是他的人。

  古时候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这李永和弄出一个真命天子来,无非就是要跟咸丰帝为敌,推翻大清朝的统治。

  对于李永和的家史,彭国光并不感兴趣,只是寥寥的过了一遍,知道他势力最鼎盛的时候,基本控制了整个四川省的板块,并且跟石达开的太平天国部队有着密切的联系。野史中也有这段话,李永和跟白莲教来住密切,及有可能是川楚白莲教起义军的后人。亦有人称之为川楚教乱,时间是1795年到18o4年之间。(李永和生于1836年,死于1862年。)

  李永和控制四川后,不久便在牛佛渡自立为王,国号顺天,部下也自称顺天军,当上了大王后,李永和倒也算得上是一个英名的君王,兴水利,改旧制,一时间民心所向。

  彭国光在县志最后一页现了一段让他很感兴趣的话,“顺天王李,于登基后,不久,便大量召集民夫少壮,为自己同时修建行宫和陵墓。”

  根据史书记载,这李永和确实是修了行宫,不过在战败后,被前来剿灭他的清军将领骆秉章给一把火烧了,至于这个陵墓,史书和县志上都没有记载,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回事?还是没有人找到过?不过从这次烧山中得来的那些武器来看,很明显,是属于李永和的队伍。

  文物局的主要责任就是弄清历史谜团,还原历史真像,保护历史文物。鸟不拉屎的小县城,好不容易在一百多年前才出了一个这么厉害的人物,彭国光说什么也要顺着这条线索找下去,因为那个地方已经暴露了,如果真有陵墓,要是再不掘的话,被盗的可能性非常大。

  仅仅是整理材料和写可行性报告,就花了彭国光半个多月的时间,等市里批下来的时候,都快一个月过去了,这还是他老子彭有为死皮赖脸的才去问下来的。

  小县城的文物局没什么活干,现在好不容易有上面的专项摆款下来搞考古研究,整个文物局的人差不多都去了,除了一把手二把手外,一共十个人坐了两辆车,拿着干活用的工具,开进了自贡那座不知名的荒山上。

  彭国光作为这次的掘工作的总指挥,上级给他的任务是根据现场情况,找到陵墓的具体地点,然后上报市里,由市里的专家来进行评估,看是否具有开陵墓的可行性。

  饶是彭国光这个老好的教书匠也气得跺脚,什么叫上报市里,连最辛苦的寻穴都被他们干了,还开不开?说白了就是来抢功劳的。

  彭国光也不多说,反正他要的结果是,将这顺天王李永和的事情搞清楚就行了。看他是不是真给自己修了座陵墓。如果真如县志里说的那样,陵墓里一定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宝贝文物。

  要说这修陵墓还真是老封建的毒瘤,跟皇帝一样,但凡一登基,别的都不说,先给自己整个住的和死后住的地方。满打满算,这李永和从起义到战败不过是那三年的时间,就算是他要修,以君王的规格的说,想必也不会这么早就完工,那个陵墓,很有可能是一个还没有完工的陵墓。

  “彭组长,那边有现……”

  就在彭国光出神的一会儿,文物局的司机跑过来说,在离那个出土武器不远的地方,现了一个人工搭砌的石台,在石台周围的泥里,现了大量的牛,猪,羊的头骨。

  俗话说:“人多好种田,人少好过年。”这人一多,果然寻找起来的度要快的多。见前方又在催促,可能又现了好东西?彭国光赶紧三步并两步的跑了过去。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