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第175章 摇黄十三家,又一名贤臣

0:00
0:00

  “夔州而今主要有三方势力,分别是我大明官军、张献忠部偏师及贼寇摇黄十三家。

  盖因夔州多险山恶水,不论是官军还是贼寇,都很容易据险地坚守。

  故贼寇难以攻占夔州全境,而我大明也难以将贼寇尽数剿灭驱除。

  不过说起来,其中摇黄十三家主要活动于夔州、保宁两府交界,通江、东乡一线以北的大片山区。

  其军势盛时,即可东进广元,西驱开县,南下营山。

  若是被官府围剿得紧了,便会缩入大小巴山的崇山峻岭中,乃至北上汉中。

  因此,摇黄十三家虽是起于崇祯初年,却始终没能剿灭,反而因一次次围剿令四川兵力渐弱。”

  龙文光说道这里就停了下来。

  朱媺娖则问:“这摇黄十三家以谁为首,可知十三家贼寇的详细情况?”

  龙文光苦笑道:“回禀监国,摇黄十三家实则并不止十三股贼寇,究竟有多少股,又以何人为首,臣也不清楚。”

  朱媺娖没问了。

  因为另一边郝光明已经给她念起了摇晃十三家的资料。

  她这才知道,摇黄十三家跟张献忠关系匪浅。

  乃是崇祯七年张献忠入川时留下的两名流寇首领姚天动与黄龙(都是化名),勾结川北当地山贼、盗匪、土豪所组成的。

  哪怕崇祯八年至崇祯十年的中原大战让姚天动、黄龙一个战死、一个被俘至京城活刮,他们留在川北地区的贼寇也没被剿灭,而是以摇黄十三家的称号继续作乱。

  同时,朱媺娖更能理解张献忠为什么想取四川作为根基了。

  不仅是因为四川自然条件好,更因为他对四川很熟悉。

  据说张献忠年少时跟随父亲做小生意,就是往返川陕。

  崇祯初年他起义后,带着兵马转战各地,实际论起来曾三次大举入川。

  第一次是在崇祯七年,刚进来打下奉节,就被带着白杆兵赶来的秦良玉吓跑了。

  第二次是在崇祯十三年,第三次则是在崇祯十七年。

  摇黄十三家虽是承自崇祯七年姚天动、黄龙建立的贼寇武装,可在两人死后,所谓十三家中的大小股贼匪不断生灭,如今仍跟张献忠有关系的人估计都没几个了。

  所以,在大西军攻入夔州后,摇黄十三家不仅没帮大西军,甚至有的还跟官军一起打大西军。

  这也证明了另一件事,多年的剿匪进行下来,摇黄十三家和当地官军也有了勾结。

  而在后世历史中,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不久,几乎全川皆反,其中就有摇黄十三家,并且还是反大西军的一支主要武装。

  在郝光明讲述他所查到的“摇黄十三家”相关资料时,承运殿中却有一人忽然向朱媺娖跪下。

  “关于摇黄十三家,臣有一事未曾告知,还请监国治罪。”

  跪下的人是曾英。

  众人闻言看过来,惊讶的却不多,似乎早有所料。

  朱媺娖直接问:“曾总兵说的是什么事?”

  曾英道:“臣麾下将领李占春、于大海皆是出自摇黄十三家,李占春原匪号为托天王,于大海原匪号为震天王,又称白蛟龙。”

  李占春、于大海的事其实之前郝光明、朱媺娖查找曾英资料时就有一定了解,只是将两人当做四川普通匪首,并没有联系到摇黄十三家上。

  所以,听曾英这么说,朱媺娖还是略有点惊讶的。

  但她并没有因此怪罪曾英的想法。

  她道:“能令匪寇归降,本就是一件好事。何况他们是半年前投靠于你的,那时本宫尚未入川。

  等你见到本宫时,他们已于你麾下多立战功,忠心心无需怀疑,又何须禀报?

  不过,这二人既在你军中,你定然对摇黄十三家有所了解,便起来说一说吧。”

  “是。”曾英站起来,开口就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消息,“摇黄十三家如今应有大小二十几股贼寇,暂奉争天王武大定为盟主。

  这些贼寇名为同盟,实则不过是因利相聚,关系错综复杂,却又很松散。

  而且这些贼匪行事风格也各不相同,有如李占春、于大海这般心怀正义之辈,亦有喜好屠戮无辜,乃至食人的凶顽恶徒。

  此外,他们与当地的地主、官军已勾结极深,近几年来,所谓官军剿匪,有许多不过是互相演戏罢了。

  当然,他们由此从流寇衍变为坐匪,倒是让四川其他地方少了些兵祸。”

  另一边,郝光明则为朱媺娖介绍了武大定。

  这个人不值得多说,就一句话:是个有一定战力、善于投机却反复无常、卑鄙自私的小人。

  因此,郝光明念完武大定的事,朱媺娖便对如何处理摇黄十三家有了想法。

  让曾英回到武将队列,朱媺娖便问:“我大明如今在夔州主官或主将为何人?是否可信?”

  说这话时,朱媺娖目光主要落在龙文光、刘鳞长身上。

  这两人此前一个川北参政、一个川东参政,对处于四川东北角的夔州都是有所了解的。

  两人犹疑了会儿,龙文光先出列道:“臣此前在顺庆督战,且离开已有近两月,夔州形势复杂多变,臣实是不清楚如今夔州是否还有主官、主将。”

  刘鳞长对夔州情况同样不了解,便没开口。

  接着却是张继孟出列道:“启禀监国,提刑按察使司川东佥事马乾驻守达州数年,或可一用。”

  另一边,郝光明很快查到了马乾的资料。

  “马乾,字乐水,云南昆明人,崇祯六年举人。

  崇祯十三年,马乾为顺庆府广安知州。当时张献忠突破杨嗣昌的包围突然进入兵力较为薄弱的四川,攻城略地,势如破竹。

  四川巡抚邵捷春急招马乾署理夔州府事务,马乾到夔州时,夔州新宁以东几乎全部陷落,于是便带领部分官军守达州。

  贼兵围攻达州三十余日,都没能攻破。之后杨嗣昌遣兵解围,其因功升为川东佥事,驻守达州。

  在历史上,成都陷落,马乾任副都御史,代理四川巡抚,遣曾英等人收服重庆,先后击败大西军将领刘廷举、刘文秀。

  隆武二年,清军逼近重庆,马乾驻守内江,拒绝了清国的招降。

  随后死守内江,血战二十余日,援尽粮绝,城破时不屈而死。”

  念完,郝光明忍不住又道:“我发现一件事啊,似乎你们大明以举人、贡生等非进士出身的官员,大多能力很不错,而且都比较忠烈。”

  朱媺娖一想,发现确实如此。

  就拿四川的官员为例,陈君宠、马乾都是举人出身;詹天颜则是拔贡举出身,在文人中地位更低。

  这时郝光明又道:“我觉得,或许是因为这些人在文人中地位更低,难被以进士出身的文官群体接纳,便更愿意做实事证明自己。

  当然,大明举人比进士多得多,马乾等人能脱颖而出,以举人身份做官,并且做出成绩,本就是相当优秀的人才。

  至于进士出身的官员,庸碌无能者虽多,可出色的其实也不少。

  只是在我们后世人看来,如马乾、陈君宠这样起点低的官员,有了可敬的事迹后难免显得更耀眼些。”

  朱媺娖听了倒是想跟郝光明聊两句,可惜在这正式会议中并不方便。

  她于是对殿中诸人道:“既如此,便将本宫任监国的消息发到达州给马乾,并升其为按察副使。

  另外告诉他,秋收结束后监国府便将派遣大军前往夔州,剿灭当地贼寇。”

  “是。”

  随后,君臣十几人便将目光投向了大地图的西南部及南部边缘。

  龙文光再次出列道:“启禀监国,四川西南各府多土司,之前也未被贼兵攻入,各地官府、卫所皆如旧运转。

  臣以为,这些地方只要知道布政司、按察使司等四川长官司皆已尊奉监国号令,必然附从。

  除此外,便只有永宁、石柱这两个宣抚司需要特别注意些。”

  朱媺娖道:“石柱宣抚司本宫知道,那是秦良玉老将军替夫家镇守的地方。永宁宣抚司本宫却知之不多,龙巡抚便讲一下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