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第0529章谣言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无色非龙 9989 2023-11-16 09:16
0:00
0:00

  卢昌华跟大哥谈了投资的条件。

  这种事也不是卢昌中一人可以决定的。

  怎么也得先民主,后集中吧?!

  “我回去要开会商议,等有了结果我再联系你。”

  “行。大哥,你刚到任,这事也不能太急。”

  兄弟俩又聊了一阵。

  卢昌中对老弟的态度还是满意的。

  至少没有拒绝。

  条件?

  哪个投资商不提条件?

  关于独家开发矿泉的事,有没有可行性,还需要集体决定。

  当天,卢昌华没有回农场,而是先去看了糯米,又跟老丈人丈母娘聊了一阵。

  王德江老两口现在跟着糯米住在一块。

  毕竟孩子晚上起夜啥的有人照顾着好些。

  王瑶一进门,进丈夫在家就是一愣。

  “你啥时候来的?”

  “早就来了,跟大哥见个面,就到这了。”

  两口子跟孩子一起在这儿吃了晚饭。

  糯米现在跟爸爸妈妈也不起腻了。

  有了独立意识。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强,是个学霸型的人才。

  看着糯米睡着了,王德江就把两人撵走了。

  “你们也回去休息吧,明天还上班呢。”

  这也是老头心疼人,知道夫妻俩有段日子没在一起了。

  回到北岗,两人难免又是一场你来我往的交流,直到精疲力竭。

  正值春播,卢昌华还是得回去。

  毕竟主家有人没人可真不一样。

  他刚到家,就见胡大娘拉着老妈在滴滴咕咕。

  “妈,胡大娘,我回来了。”

  “看孩子去了?”

  胡大娘笑眯眯的问。

  “嗯,去看看孩子。”

  “你们两口子是真不容易,来回跑也是够累的。”

  胡大娘啧啧两声。

  “你们说啥呢?这么神秘?”

  卢昌华也就当闲的问了一嘴。

  卢妈妈嗔道:“女人说话,你问啥?”

  胡大娘却说:“也不是啥秘密,问就问呗。”

  她俩这么一说,反而激起了卢昌华的好奇心。

  “啥事啊?”

  “我跟你说啊……”

  胡大娘往跟前凑了凑,压低声音说道:“送奶的郭福林!”

  “郭福林?”

  一听到这个名字,卢昌华还是有印象的。

  这不是送奶的吗?

  自从长水农场开展了奶牛养殖,又建了乳品厂,各个分场和连队都有奶牛养殖户。

  乳品厂每天都要收购鲜奶。

  而这就诞生了一个新职业,送奶工。

  乳品厂在每个连队都选择一家有车的,愿意干送奶这份职业的人,专门送奶。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产奶量较少。

  乳品厂是给这些人发工资的。

  后来,各连队鲜奶产量上来了,乳品厂的生产也进入了正轨,乳品厂就才用的承包制。

  把一个连队的收奶送奶工作承包给一户,由他专门干这个工作。

  而一直以来,三分场的收奶送奶动作都是郭福林在做。

  无论是发工资的时候,还是现在承包。

  每天一大早,他都会开着四轮子,拉着鲜奶罐,在指定地点收奶。

  每家送来的鲜奶经过现场的检验,合格后称重,并记录下来。

  每月的月底就会把奶钱发给大家。

  开始他只收三分场的鲜奶。

  后来,十四队的奶量也上来了,他就顺手也收了。

  还有一段时间,连丁字路口南边的十二队的鲜奶也收过一段时间。

  他不仅挣的是运费,还有代办费。

  据说,送奶三年,他家的存款也近十万了。

  不知道真假。

  这人个子也就一米七,清瘦,太五官端正。

  最大的特点就是满脸的络腮胡子。

  看着很有男人味。

  “郭福林咋的了?”

  卢昌华问道。

  “嗨,现在都在传呢,说是他跟庞老二媳妇儿!”

  “啊?不能吧?”

  卢昌华认识郭福林的老婆。

  人长得很漂亮,身材也好,个子还高。

  两口子有一个小男孩。

  日子过的挺美满。

  怎么会有这种传言呢?

  “又是谣言。”

  卢昌华不了解情况,对不知道的事,他是不信谣不传谣的。

  “胡大娘,这种事还是不要信。有些人看人家过得好,眼红吧?”

  “我也是别老杨太太说的,真的假的不知道。”

  事不关己,卢昌华也不会放在心上。

  春播的工人很辛苦,卢昌华也得买点烟酒去慰问一下。

  家里也没存货了。

  他当老妈说了声,就往家属区里走。

  场区里有好几家小卖店,他一般去水房附近了陈家。

  这里就是以前三分场的老供销社。

  后来供销社承包个人了,也就被陈家继承了下来。

  也许是习惯,也许是他家的货品全,反正卢昌华愿意来这买东西。

  一进门。

  屋里或站或坐有四个人。

  老陈头在货柜里面站着,正在跟大伙说着话。

  那仨人则坐在凳子上,抽着烟。

  见卢昌华进来,所有人都跟他打招呼。

  卢昌华是分场的名人,谁不知道他啊?

  卢家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原本是可以在城里享福的,可人家偏偏回来了。

  平时大家见面了还打招呼,这就是好人。

  “卢总,今天咋有空来我这小店呢?”

  老陈头笑眯眯的问。

  “陈大爷,你可别这么叫,叫我昌华,小卢都行,我买点东西。”

  卢昌华把自己需要的东西报了一下。

  老头赶紧给拿了过来,摆在柜台上,清点。

  然后问道:“我给你记账?”

  “别记账了,你也得周转。”

  这年头,农场形成了一股风气。

  不但农场连队干啥都记账,就连职工的吃喝拉撒也记账。

  为啥?

  因为没有现钱。

  农场在外面调运种子化肥配件油料也是赊账的,分配到职工手里也是赊账,只有年底买了粮食,农场结算了,才能知道自己赔了赚了。

  可这赔了也是挂账,赚了还是挂账。

  为啥?

  农场把职工个人的盈利款拿走周转去了。

  相当于农场内部形成了账单制,啥交易都记账。

  只有家里有了急事,急需要用现金了,还得申请,才能去场部财务科支取。

  还不能全给你,能支取50%就不错了。

  要不说,职工库呢!

  既然公家不给钱,盈利了都不给。

  他平时里的烟酒糖茶,油盐酱醋也没钱付。

  怎么办?

  在农场想做这个生意的,就得记账,到了年底在相互转账。转的可不是银行卡里的钱,而是连队财务室在账本上的数字。

  有关系和有本事的,就能拿着账本去场部支钱。

  当然,一欠欠一年,所以价格方便就不便宜,这里边也是有巨大利润的。

  这些食杂店不怕人跑了吗?

  还真不怕。

  因为所有人都是本地人。

  都是职工,都有地。

  相互都认识几十年了,你能跑哪儿去?!

  老陈头算盘一打,这些就买了六百多块。

  又不记账。

  他的老脸堆出的笑容更是灿烂了。

  “卢总,你可真爷们。”

  “陈大爷,叫小卢。”

  “嘿嘿,小卢啊,你行。”

  卢昌华从柜台上抓起一包烟来,撕开了封口,给那三人散了烟。

  “你们仨不去春播,搁着干啥?”

  “播着呢。”

  一个结果香烟,塞进嘴里。

  “这不是播种机坏了,刚回来嘛。”

  “你说庞老二知道不?”

  另一人也接过烟,突然没头没脑的来了这么一句。

  “别瞎说,小心老二揍你。”

  “擦,我这是为他好!”

  那人狠狠的吸了一口烟。

  “你看见了咋的?”

  “嘿,我跟你说,撒谎王八犊子!我就看见了!”

  “啊?”

  一屋子人都盯着他。

  那人得意的喷出一口烟来。

  又看了看还在柜台跟老陈头一起拾捣东西的卢昌华。

  老陈头停下手里的动作,说道:“你可别瞎咧咧,容易出事。”

  “啥事啊?”

  卢昌华跟奔分场的人其实没有太深的交道。

  可那人明显在八卦庞老二,难道是胡大娘说的事?

  这也难免引起了他的好奇。

  见成功引起了卢昌华的注意。

  那人拍拍手说道:“前几天,我从场部回来,坐的胶轮车后车厢。”

  “在路上,正看见奶车。”

  “在一错车的功夫,我往奶车上一瞟,你猜我看见了啥?”

  “啥啊?”

  其他人伸脖子问。

  “擦,一个娘们正抱着那小子啃呢!”

  “那你看清了吗?一瞬间的事。”

  “错车过去至少五秒钟,我还看不清一个人?!”

  “再说了,一个分场住着,谁不认识谁啊?!”

  卢昌华这回知道,谣言恐怕是真的。

  他跟老陈头打声招呼,又对其他人点点头,拎着东西出了门。

  难怪都说,村头的歪脖子树和村里的小卖店都是情报汇集中心。

  果然是这样。

  这不,刚刚卢昌华还认为是谣言的事,在小卖店被彻底澄清了。

  庞老二媳妇儿,卢昌华也眼熟。

  不过,个头不高,还有点胖。

  长相是个小团脸。

  这是为啥啊?

  要说以前,二洪媳妇儿跟小汤勾搭上了,还是因为小汤长得帅,也就是好看,二洪长相一般。

  他俩勾搭在一起大家也能理解。

  毕竟谁不喜欢长得好看的?

  可这个郭福林和庞老二媳妇儿咋能凑一块去呢?

  难道是肉吃多了,想吃点青菜?

  他甩了甩头,把这些乌七八糟的念头甩掉,又一脸堆笑的往家走。

  路过有人在家的院子,还主动的打打招呼。

  到家后,把东西放进了车里,这才一脚油门的去了六号地。

  别人这些烂事跟他无关,还是关心关心自家的小麦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