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第0519章招工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无色非龙 10341 2023-11-16 09:16
0:00
0:00

  元旦新春茶话会之后,卢昌华去了趟大哥家。

  大哥一家就住在原来老爸的房子里。

  平房小院。

  独门独院的,安静。

  单位分的房子在大院里。

  进进出出的都是市府的人。

  人多眼杂。

  离领导家又近,去谁家不去谁家都不好。

  卢昌中干脆就没要。

  还是住在老爸留下的房子里。

  对于老弟的来访,卢昌中有点惊讶。

  平时,他是不来的。

  最多去鱼庄或者打打电话。

  见面的时间也少。

  今天来一定是有事。

  卢昌华找大哥,不是为了别的事,而是他听到了小道消息。

  就在茶话会的时候,有人跟他透漏,说卢昌中可能要动。

  这种事他不能直接问沉洋。

  一问,好像是给大哥要官似的,不好。

  于是,他第二天就去了大哥家。

  他事先给大哥大了电话,知道在家,这才来的。

  家里拾捣的很温馨。

  可见大嫂对这个家很上心。

  墙面上还贴着孩子的奖状。

  “大哥,茶话会没见着你啊?”

  “我们先开的。来坐。”

  家里没人,哥俩说话也不拘束。

  烧水沏茶,忙乎完了,这才坐下唠嗑。

  “你来有事?”

  “也没啥事,听到小道消息,说你年后要动?”

  “你听谁说的?”

  “嗨,都说了小道消息。”

  “是,组织部门已经找我谈话了。”

  “大哥啊,我发现现在你的嘴是真紧啊!谈话了都不告诉我!”

  卢昌华调侃了一句。

  “嗨,谈话也没几天。”

  卢昌中脸色平静的说道。

  “那,你的产业园要建好了,就把你调走?有点摘桃子的意思吧?”

  卢昌中嘴角抽动了一下,说道:“领导的安排,也是工作需要嘛。”

  “给你调哪儿去?”

  “初步是县里。”

  “哦。”

  卢昌华一听是县里,琢磨了一下。

  “也好,去基层县锻炼一下,主政一方,这是好事。总比在招商局里有干头。”

  “是啊,去县里面对的工作就更复杂了。”

  知道大哥是去县里主政,他还是为大哥高兴的。

  说白了,有了在基层县主政的履历,以后的仕途就会更好走了。

  这也是培养干部的必经之路。

  卢昌中也询问了老弟现在的情况。

  得知正在忙乎柳编的事,他就上心了。

  “老弟啊,我上任之后,你的这个柳编能不能也把我们带上。至少杞柳的种植也可以在我们那儿发展发展嘛。”

  “行。只要你去了,我就去。”

  哥俩又聊了一阵,卢昌华这才告辞出来。

  铃铃铃,一阵电话铃声。

  卢昌华一看,是李伟的电话。

  “李书记,有事?”

  “卢总啊,柳编公司成立了。你开啥时候动工啊?”

  “动工年后吧,先把地块围起来就行。”

  说道这,卢昌华继续说道:“咱们招工的事可以办了。”

  “行。”

  “书记,这些工人年后三月份要去外地学习。要是不喜欢柳编的可不能要。”

  “你啥时候回来?这招工的事还得你亲自抓。”

  “行吧,我明天回去。”

  中午,王瑶回来,两人商量了一下。

  从集团抽调几个人出来,去农场上班。

  主要是人事和财务。

  两人还捋了下招工的标准。

  “初中以上学历,男女不限。”

  “农场子弟优先。”

  “年龄18-30”

  “身体健康。”

  这条件已经是够宽泛了。

  只要是个健康的人就行了。

  为啥要求这么低呢?

  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安排农场子弟就业。

  以前待业青年找不到工作,农场就给几垧地,这就算是安排就业了。

  后来,很多人都不种地进城打工了。

  这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只要一毕业,不管是男孩女孩,都离开农场,去南方打工。

  搞得现在农场人口锐减。

  尤其是年轻人,更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总想着去城里闯闯。

  如今柳编公司是成立了,可招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工资给低了,没人愿意来。

  给高了,倒是能把外出打工的留下,可是这些人心都野了,留下也不一定能好好干。

  这才是卢昌华和王瑶头疼的事。

  “待遇上,我看给1500的底薪,再加计件。多劳多得。”

  王瑶提议道。

  “行。培训期间,按底薪发放,包吃包住。”

  下午,王瑶去了集团,就开始安排人员准备明天下农场。

  这些人都是临时的,有合适的人顶替,他们还得回北宁。

  没办法,让他们放弃集团的待遇去柳编公司,没人愿意。

  第二天,卢昌华和王瑶带着人事和财务返回了农场场部。

  李伟在机关招待所安排了三个房间。

  由农场的名义发下去招工通知。

  各分场和连队都用大喇叭通知了,还张贴了招工启事。

  这下,整个长水农场算是热闹了。

  巧手柳编公司招工的事,算是99年初最热门的话题。

  有适龄的孩子都对这个柳编公司感到好奇。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干啥的。

  有些老人倒是一知半解的。

  “就是编筐编土篮子的”

  有些外出打工的人有些眼光,在商场里见识过的,都隐隐约约觉得,自己的家乡有了变化。

  这个柳编公司就是一个明显的征兆。

  农场以前都是围绕着吃打主意。

  种粮食,加工粮食,哪怕是食品厂做面包也没离开吃!

  现在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编公司,这可不是吃的。

  这说明啥?

  这说明农场的发展思路变了。

  也开始紧跟市场的步伐了。

  这算是真正的变化。

  得到消息的分场连队,拉着一车一车的人,涌向了场部。

  卢昌华两口子和人事财务用了半天时间,把招待所的三间房布置了出来。

  一间是这两个女同志的宿舍,一间是财务室,另一间就是人事办公室兼招工处。

  她们从北宁拿来了一百多份的空白报名表。

  因为在卢昌华和王瑶的想想中,这些足够了。

  可谁知道,仅仅一天时间,报名表就用完了。

  最早来报名的,是场部和六分场的子弟。

  场部驻地在六分场辖区。

  也就是说,场部机关和直属各单位都建设在六分场的土地上。

  而六分场的家属区也跟场部家属区连在一起。

  所以很多人说去“场部”和去“六分场”是一个意思。

  都是去场部。

  就这些各直属单位的子弟就用完了报名表,这还不够呢。

  卢昌华赶紧拿着报名表去了机关。

  让机要室重新制作,打印出来。

  然后再复印。

  卢昌华让机要室先记账,后面一起结算。

  机要室的小姑娘拉着他问道:“卢总,你们还要人吗?”

  “要啊!干嘛?你要来?”

  “不是,是我妹妹,她刚毕业,现在还闲着呢。”

  “她能吃得了苦吗?能吃苦就来报名。”

  这样事很多。

  机关各科室,凡是跟卢昌华打过交道的,都会拦住他,问还要人不?!

  卢昌华被这样的局面吓了一跳。

  原本他觉得很多人都去打工了,家里没有几个人,招工会很难的。

  结果,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当晚,卢昌华两口子看完了报名表,挑出了可以面试的人,就返回三分场。

  刚一进门,就被家里的阵势吓了一跳。

  客厅里站坐了十几个人。

  见卢昌华回来了,都起身打招呼。

  “啥事啊?”

  卢昌华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

  卢妈妈从厨房进来,对儿子说道:“他们是来打听招工的事,你快点跟他们说吧,家里都站不住脚了。”

  老卢也是直点头。

  “各位叔叔大爷,家里孩子要参加招工的,就去场部机关招待所,赶紧去报名,家里不办公。”

  换源app】

  “昌华,你说说都是啥待遇!”

  “对,跟我们说说呗。”

  卢昌华实在没办法。

  乡里乡亲的,都在一个分场住着,话还不能说硬喽。

  总是有些情面的。

  他只能简单的说了下待遇问题。

  底薪加计件提成。

  先去培训,培训期间有工资。

  了解的情况,这些人才不情不愿的走了。

  其实,连队的大喇叭早就说了,这些情况他们都知道。

  招工启事上也写的明明白白。

  可是他们就是想听卢昌华亲口说出来。

  第二天,离得稍远的分场就拉着人来到了招待所,三分场也来了很多人。

  大家排队领取报名表。

  卢昌华只得频繁的往返于机要室和招待所之间。

  卢昌华和王瑶都躲了起来,有人事和财务接待这些人。

  为啥?

  就因为,来一个叫他叔,要不就叫哥。

  王瑶也是,不是婶就是嫂子的。

  搞得俩人真不好工作的。

  反正他们能找到各种关系套近乎。

  没招了,两人就跑机要室复印报名表吧,谁都不见。

  报名时间持续了四天。

  四天以后不再接受报名了。

  而是通知面试。

  通知面试的标准,首先就是看学历了。

  为啥?

  以前是因为怕招工难,所以放的宽。

  可现在有这多人来报名,当然要优先选择高学历的。

  从大学,高中,初中这个顺序选择。

  然后就是年龄。

  谁都喜欢岁数小的。

  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和四十岁的大叔,你选谁?

  自然是选小伙子了。

  第三个条件就看身高。

  当然优先选择身体高的人。

  所谓身大力不亏。

  干柳编虽然是讲究心灵手巧。

  可在招工初期,当然找块头相对大的,至少他干力气活有劲啊!

  这四天报名时间,总共有近一千人报名。

  经过筛选,面试的人只留下了一百人。

  这里还包括了三分场子弟的人情。

  都找家里去了,人家要来,你不收,以后咋见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