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第144章 九州大陆再度轰动起来

0:00
0:00

  一众副将从大将军府离开,快马返回军营吧备战。

  目前已经敲定的战略中,至少十余万大军调动。

  众人必须先行筹备军备物资,做好万全准备。

  以防止出现大军出征在即,后勤工作并未搞定的尴尬情况。

  随着边军各地军营开始调兵遣将,边境之中再度热闹起来。

  各国探子,皆是利用各自的人脉关系打探消息。

  而后将自己收集到的各种情报消息传递回国。

  千原商行内,负责人钱大富正在召集一众伙计。

  “快,去怡红轩打探消息,价格高点就高点!”

  “一定要弄清楚边军的动向!”

  几个商行伙计皆是颇为严肃的点点头,带着一众银票离开商行。

  等到屋子里没人,钱大富这才推开窗户,观察着太安城的一举一动。

  来来往往的骑兵奔袭在街道上。

  早已经熟悉的人们纷纷低下头,忙着自己的事情,压根就不介意。

  只有他们这些各国的谍子,才在四处打探消息。

  千原商行,是离阳王朝为了打探苏墨的消息专门设立。

  钱大富便是直接负责人。

  手下伙计也全部都是离阳王朝的斥候,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调遣。

  先前苏墨冬季调动大军深入草原,他们这些斥候便被怒斥了一遍。

  办事不力,连苏墨大军的去向都查不出来。

  此事过后,钱大富专门打通了怡红轩的关系。

  高价从中购买一些情报消息,而后送回离阳王朝,获取嘉赏。

  如今苏墨大军调动,钱大富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苏墨会派兵攻伐。

  至于目标是谁便更加关键,若是对离阳王朝动兵,众人必须提早做好准备。

  就在钱大富等待消息的同时,匈奴负责人则是优哉游哉的收集情报,连带着麾下斥候都焦急询问。

  “大人,我们不急着收集情报吗?”

  斥候统领看着街道上忙碌的行人,一脸无畏的说道。

  “我匈奴刚刚赔偿了五十余万牛羊,此事自然与我们无关!”

  “看戏便是!”

  一旁的匈奴斥候也是跟着一起。

  在太安城中欣赏着各地斥候奔波急走,这其中就有大周王朝的斥候。

  自从国师招安失败,萧玄便向边境派遣了大批斥候。

  其中大部分都是以流民身份混入边军。

  如今能接触到的消息少之又少,至于大周王朝的斥候统领则是个例外。

  刘山乃是先前苏墨麾下斥候,后来被大周王朝收买,担任大周王朝的暗线。

  先前国师招安失败,大周王朝特意启动了这枚暗子。

  在太安城混迹多年,刘山早早就积累了一批自己的人脉,三教九流之中都有些名望和关系。

  收到了大周王朝的消息,他第一时间便赶往了最容易得到消息的地方,怡红轩,太安城中有名的青楼。

  背后之人乃是先前边军的副将之一。

  后来隐退幕后,仗着声望开启了这皮肉生意。

  随着越做越大,许多斥候也都盯上了这块肥肉,时不时前来购买消息。

  随着刘山前来,怡红楼的嬷嬷很快就将他迎到后院。

  这里便是他们这种贵客的地方。

  随着刘山赶到,一个身材曼妙无比的女子,缓步走入屋内。

  而后便是衣衫褪去,红烛摇曳,动人愉悦的声音此起彼伏。

  一炷香过后,女子离去,屋子里放着一封刚刚烫好的文书。

  这便是怡红轩交易情报的方式。

  不仅仅花钱买情报,自然还带着他们专属的服务。

  只是价格比起往常的情报要高出三成有余。

  这些对于刘山而言,毫不在乎。

  反正都是大周王朝买单,他只需要负责潇洒即可。

  这样的交易方式还能保证安全,两全其美。

  毕竟怡红轩的姑娘们都是上上之选,无论是姿色还是身段,都比得上内地的千金大小姐,无比诱人。

  军师府内,诸葛亮书桌上是不是便有人送来消息。

  其中内容大抵上都是各国斥候的名单。

  稍加翻阅,其中绝大多数名单都被将军府记录在案,少有几个是新来的名字。

  看着放在身旁的案宗,诸葛亮不得不佩服苏墨的这个决策。

  查出各国探子后还不拔除,甚至于专门安排渠道给各国斥候传递消息。

  先前诸葛亮觉得这样的举动,无异于是玩火自焚。

  随着几场大战下来,他发现这些斥候的作用还不小。

  有了他们,边军的想法能很快传递至各国之中,无论消息的真伪,都由苏墨决定。

  还能利用那些渠道,赚取大量的额外收入。

  仅仅是各国斥候买情报的收入,便是一年近千万两。

  这其中大部分都落入了苏墨的口袋。

  关键情报买不到,零散情报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苏墨就这么通过他对人性的操控,一直吊着各国情报机构的胃口。

  时不时放出一些无所谓的情报,让这些人建立功勋。

  而后继续高价购买苏墨放出的风声,一举两得。

  先前称帝的消息便通过这些人传播,一夜之间便能传递至九州大陆,还省了诸葛亮安排人手传递消息。

  另一边,各国斥候忙碌了半天,得到的消息大体上都是大差不差。

  大军调动极为频繁,至少也是几十万规模的大战。

  至于动手的对象,没有一个斥候得到了准确的消息。

  有人说是大武王朝,有人说是大周王朝,各自之间还都是言之凿凿。

  一时间,各国的斥候统领也不敢继续上报。

  没收集到情报,只是说明这次保密工作好。

  一旦上报的消息乃是虚假的情报,众人的脑袋就难保。

  故而各国斥候都本着不知不报的态度,仅仅上报了边军大军调动,具体情报未知。

  随着各国斥候将消息传回,一时间,九州大陆再度轰动起来。

  匈奴王朝之内,一众大臣齐聚一堂,皆是言笑晏晏,并无一人担心此事。

  根据斥候的传回的消息,苏墨调集的大军并未全部都是骑兵,匈奴并不担心苏墨会大举入侵。

  再者,匈奴刚刚送上了大量的投诚礼物,苏墨短时间自然不会对匈奴再度动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