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第174章 打到苏墨称帝结束最好

0:00
0:00

  看着苏墨不打算插手的样子,诸葛亮心中也颇为无奈。

  自从上一次同苏墨彻夜长谈后,苏墨对于边军的权利下放便极为明显,这让诸葛亮有些无奈。

  他让苏墨放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新人,如今苏墨干脆将权力尽数交给众人,这让诸葛亮觉得压力倍增。

  可如今苏墨已经如此,他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布置。

  关于九州大陆的局势,他已经了解的大差不差。

  尤其是临近几大王朝之间的矛盾和渊源,诸葛亮特意命人整理了一份九州历年史。

  其中完整的记载着,大武王朝和大周王朝之间的恩怨。

  两大王朝老祖之间的矛盾等等。

  这些内容都是诸葛亮做出决断的依据之一。

  外加上各地斥候传回的几大王朝边关情况,诸葛亮对于几大王朝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离阳王朝向来保守,民风淳朴,皇帝张问天也偏向胆小。

  先前湘关争夺战中,边军重创了一番离阳王朝的五十万大军,后者毫不犹豫的直接和谈赔偿。

  如此之人,诸葛亮并不打算将他视为重点。

  匈奴王朝雄踞草原良久,民风剽悍,喜争斗。

  即便不久前边军刚刚击溃匈奴大军,在诸葛亮心中,匈奴王朝乃是最需要防备之人。

  大武王朝虽然国力强横,兵强马壮,可同样与大周王朝有数百年恩怨。

  一旦边军同大周王朝起兵,相比其他王朝,大武王朝是最不会出兵干扰的一方。

  后者一定会等到大周王朝和苏墨两败俱伤之时,再出兵玉门关。

  针对临近的三大王朝,诸葛亮做出的决断是重点放在大周王朝,其余三大王朝各自派出兵马,同时准备讨伐。

  看着一众请战的副将,诸葛亮淡然开口道。

  “此次攻伐大周王朝,白起为统帅,陈武为先锋。”

  “边军调派二十万步兵,十万骑兵前往。”

  “红衣大炮调配三百门,火枪一千支。”

  不等诸葛亮继续说完,一旁的赵无极和郑文等人脸色忽然一变。

  又是白起统兵,两人心中皆是有些不服。

  先前攻伐大武王朝便是白起统兵,如今应对大周王朝又是白起统兵,难道两人就比白起差很多吗?

  听到先锋将军竟然是陈武,程猛心中极为失落。

  先前攻伐大武王朝,又不是他们先锋军不能打。

  实在是红衣大炮过于恐怖,将众人的风头尽数抢走,先锋军连施展的空间都没有。

  如今直接换成陈武担任先锋军,程猛心中难免有些不悦。

  一旁,诸葛亮并未过多解释,转而继续说道。

  “赵无极率十万骑兵,镇守匈奴边境。”

  “我会在边境处设一百们火炮,调配一千只火枪。”

  听到这话,赵无极一脸欣喜的起身说道。

  “保证不让军师失望。”

  说完后,赵无极仍是颇为期待的搓了搓手。

  一千只火枪,这意味着他麾下骑兵,能弄出来一千人的精锐火枪队。

  至于一百门火炮则是用来防守使用,他不打算带到草原上去。

  安排完赵无极,诸葛亮随即转身对着郑文说道。

  “湘关十万守军不动,我再额外给你调派一百门火炮。”

  “无论离阳王朝来多少人,湘关决不能丢。”

  他看着郑文的眼神中满是严肃,丝毫不像刚刚那般轻松愉悦。

  在他计划中,湘关是唯一一个,自己负责一切事务的边关重镇。

  太安城,玉门关,匈奴边境,这三个相距接近。

  大军可以随时调动。

  唯有湘关距离较远,一旦出事就需要调派骑兵强行支援。

  郑文也感受出诸葛亮对于湘关的重视,他直接起身承诺道。

  “只要末将还有一口气在,湘关绝不会丢。”

  他这番话的确是自己的心里话。

  一百门红衣大炮若是还守不住湘关,他也没脸返回太安城面见众人。

  白起用三十门火炮,就轰碎了大武王朝三十万边军。

  他一百门火炮再怎么也能威慑七十万大军。

  湘关之地本就难以调派大军围剿,外加上火炮这个战场杀器,郑文想不到湘关怎么才会失守。

  安排完湘关事宜,诸葛亮随即转身看向蒙武,顿声道。

  “玉门关一应事宜我已经安排完毕,天水城已然有大军镇守。”

  “你们的压力是最小的,红衣大炮数量也只有五十门,能守住吗?”

  蒙武接连拍了拍胸脯,一脸坚决的开口说道。

  “军师放心便是。”

  “有我蒙家军在,玉门关绝不会丢。”

  诸葛亮见状点了点头,心中开始盘算接下来该如何攻伐大周王朝,一旁的赵无极等人顿声问道。

  “军师,我们大军尽数调动,粮草够吗?”

  “新一批稻种不是还没彻底普及吗?”

  他这番话顿时使得众人转头看向诸葛亮。

  这个冬季的粮食,通过匈奴草原上的牛羊弥补回来。

  大雪消退,各大王朝的商道也重新开启,边军可以买粮弥补消耗。

  可一旦大战开始,各大王朝势必不会允许粮食继续进入边关。

  届时一旦稻种培育出现意外,边军就会面临无粮可吃的地步。

  边关十六城的流民还在逐步增加,一天比一天夸张。

  一旦出现粮食短缺,边关将会出现巨大危机。

  军帐之内,诸葛亮轻摇羽扇,淡然道。

  “无妨,诸位无需担忧粮草一事。”

  “我自有决断。”

  一旁的赵无极好像想到什么一般,疑惑出声。

  “难不成是将军先前说的以战养战?”

  听到他这话,众人顿时激动起来。

  苏墨说过的以战养战的确能解决粮食危机。

  可同样有一个弊端,大战一旦开启就不能停下,否则就会出现粮食问题。

  可如今这个弊端在众人眼里乃是天大的喜事。

  大战不停最好,众人到时候都能赚取天额军功。

  如今大将军称帝在即,这一场大战是众人捞取军功的最后机会。

  也是众人届时排资论辈的最佳依仗,他们都恨不得大战能打到苏墨称帝结束最好。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