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三司会审

0:00
0:00

  詹徽本以为自己很有面子。

  亲自劝说皇太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他没想到,收获没有。

  意外大大的。

  朱允熥不仅不接受他的建议,还像看耍猴一样,时而挑逗一番。

  詹徽的心情有些复杂。

  不过很快平静了。

  好在自己没有将底线交出来。

  既然我说服不了你,那就换个人来,直到说服为止......

  将赵勉移交到刑部审理,是南派的底线。

  詹徽觉得,刑部尚书杨靖虽然不是自己人,但他人品可以。

  起码不会将赵勉定罪为谋逆。

  下一位出场的大理寺卿夏长文。

  近年来,詹徽、赵勉、夏长文三人号称南派铁三角,关系好到险些拜把子。

  所以赵勉,他们必须营救。

  文华殿。

  大理寺卿夏长文得到召见。

  他上来就慷慨激昂地陈述大道理。

  “太孙殿下,臣子获罪,三司审问,槛送刑部大牢也,何故押在诏狱?”

  夏长文说了一大堆,目的是请求三司会审赵勉案。

  他的理由很简单。

  若赵勉只是贪污受贿,交给刑部审理即可,该杀就杀!

  但如果是谋逆案,那就必须要三司会审。

  定性为谋逆案,会牵扯很多人,夏长文担心把自己给卷进去。

  若他当了法官,那就安全多了!

  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三司会审的都是重大案件。

  如果遇到大案、要案及难决之案,三司会审仍然不决,二次翻供不服,便要进一步进行“九卿圆审”。

  九卿,由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使以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

  九个大臣共同审理,清朝时改叫九卿会审。

  詹徽和夏长文的心思,朱允熥一清二楚。

  他们想利用在朝中的势力,为自己洗脱嫌疑。

  赵勉在诏狱受审,难免有一天会扛不住。

  若是移交到刑部,对饱受煎熬的赵勉来说,无异于是享福。

  而且诏狱水泼不进去,文官的势力难以触及。

  刑部就不一样了,赵勉自己先前就是刑部尚书,很好关照的。

  即便哪天放弃了,也好解决。

  “太孙殿下,朝廷有制......”

  朱允熥打断了夏长文的长篇大论:“行了,赵勉的案子就由三司会审吧。”

  他同意了。

  夏长文却懵了。

  皇太孙为何这般痛快?

  好像和詹徽说的不一样啊?

  会不会有诈?

  朱允熥瞥了他一眼:“三日后进行三司会审,由锦衣卫会同审理,到时候让刑部去诏狱提人。”

  三司会审的案子,如果是皇帝亲自交代办的,需由锦衣卫会同三法司审理。

  这也是朝廷制度。

  赵勉是老朱亲自下旨抓的,自然属于皇帝亲自交办的案件。

  夏长文还没反应过来,在那发愣。

  埋头看奏章的朱允熥抬头:“还在杵在做什么?大理寺没有别的事情了?”

  “是,臣告退!”

  夏长文当即领命,欣然返回大理寺。

  朱允熥望着他的背影,轻笑一声:“来人,去诏狱给纪纲传话,三日后三司会审,让他亲自将赵勉移交到刑部。”

  “是。”一旁侍奉的宦官应了声,迈着小碎步离去。

  路过承天门时,夏长文顺道的去了一趟吏部,向詹徽汇报。

  言语中,夏长文满满的得意。

  那表情像是在说,你詹老大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被我三言两语就搞定了,我牛不牛?

  詹徽表面夸赞夏长文办事得力,心中却隐隐感觉不妙。

  至于哪里不妙,他说不清。

  詹徽在官场上的政治嗅觉非常灵敏。

  他隐隐感觉到一股危机感。

  莫非是皇太孙在下套?

  不可能,皇太孙年纪轻轻,哪来这般城府?

  詹徽越想越迷糊。

  好在赵勉要转移到刑部了。

  三司会审,这是他的主场!

  三法司,詹徽和夏长文占据两個席位。

  另一个席位是刑部,刑部尚书杨靖表面公正无私,其实是偏向皇太孙的。

  三司会审,二对一,优势在我!

  ......

  三日时间转瞬即至。

  满朝的目光被三司会审吸引。

  刑部大堂,气氛异常。

  三法司的堂官都到了,还有锦衣卫指挥使宋忠。

  他们一个个坐在那里,面色肃然。

  皇太孙朱允熥也来了,就在堂后。

  今日他来听审。

  他若不来,保不准这案子会出问题。

  司法案件,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判不出的。

  大堂外,聚集着一大帮品佚较低的官员,这里一堆,那里一群。

  他们议论的声音虽低,却不时传了出去。

  “大理寺卿真厉害,竟能从诏狱把人捞到刑部,还搞出了三司会审!”

  “赵勉要乱咬乱攀就麻烦了。”

  “那可不……听说户部已经有十几个官员被牵扯进去了。”

  “你说的是贪污受贿,今日审的是谋逆......“

  “胡说!赵勉怎么敢谋逆?”

  “怎么不会?你没看见今日皇太孙都来了么?”

  ……

  议论间,赵勉已经从诏狱提出,押往刑部大堂开审了。

  众官望着打扮还算精致的赵勉,不由心生疑惑。

  “不是说诏狱是人间地狱吗?怎么他这般滋润?”

  “谁知道呢......”

  大堂上,坐着三位法官。

  分别是刑部尚书杨靖,左都御史詹徽,大理寺卿夏长文。

  身为东道主,刑部尚书杨靖一拍惊堂木,宣布审案开始。

  他一副大厂做派,叼得不行。

  “赵勉,你身为朝廷大员,不思报国却以身试法贪污受贿,为一己私利倒卖宝钞,可认罪?”

  “认罪。”

  赵勉低着头道,声音平淡。

  不认不行啊,皇帝亲自抓的现行。

  不等杨靖继续审下去,詹徽出声道:“按陛下去年颁布的《醒贪简要录》规定,官吏贪赃银六十两以上处以斩首示众。”

  他想止步于此,以贪污罪名杀了赵勉。

  夏长文立马附和:“对!赵勉贪污数额巨大,应除以斩首示众。”

  一旁坐着的锦衣卫宋忠淡淡道:“还要剥皮实草,斩首后把皮剥下来,填塞以稻草和石灰,挂在官府案桌旁,以警示继任官吏不要重蹈覆辙。”

  他平淡却带着慢慢血腥的话,惊得一众官吏身体忍不住微微颤抖。

  当事人的赵勉,更是忍不住抖动着身上的铁链。

  他慢慢抬头,眼睛盯着詹徽和夏长文。

  二人同样也在看他。

  三人对视,似乎在进行眼神交流。

  詹徽和夏长文的神色,带着歉意,又有请求。

  赵勉则是平静如水。

  “不着急!”

  刑部尚书杨靖说话了:“贪污受贿的罪名是肯定了,但本官今日审的是另一件事。”

  众人心中一紧,知道好戏来了。

  杨靖猛拍惊堂木,震得众人脑瓜子嗡嗡响。

  “赵勉,你是否暗通宫人,下毒暗害懿文皇太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