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作为太监,我一点也不想长生不死

第0209章:宁书安

0:00
0:00

  咸阳城。

  太平公主府。

  自从大秦得到儒道圣人宁书安下玉山书院,西行咸阳的消息,她就从天牢之中走了出来。

  一切礼仪制度。

  公主所该有的东西,一夜之间再次拥有。

  和昔日不同。

  如今的公主府张灯结彩,满是喜庆。

  嬴太平坐于梳妆台上,对镜贴花、

  看着那镜中虽有些消瘦,可红颜依旧的脸,嘴角也是微微泛起了弧度。

  那眼神偶尔有过寒冷。

  可眨眼便是消失,倒也无人察觉。

  短短两年时间,她见过了太多的人心,也见到了许多人的嘴脸。

  昔日自己是书院圣人弟子的时候,天下书生表率,见到自己,尚且喊上一声师姐。

  入于大秦时,百官也好,百姓也好,都喊自己一声公主。

  可当朝事失利,自己便是妖女,便该死。

  陛下也好。

  自己的父皇也好。

  他们只是告诉自己,他们无能为力、

  如今听闻师尊于书院下山,直奔咸阳……

  自己又从昔日的妖女,成为了尊贵的太平公主了。

  “既然无能为力,那么这帝王的位置就不要坐了!”

  昔日大周有天授帝和神授帝。

  那么今日这大秦如何不能来一个大秦太平女帝?

  她笑了笑…又恢复了平静。

  不急!

  不急!

  等师尊来了再说!

  该是自己的,这一切终将是自己的。

  也是这时候。

  有侍女来报。

  “公主,陛下有请,说是儒道圣人,您的师尊将要抵达咸阳,请您一起去迎接他。”

  “师尊要到了?”

  太平公主有些惊讶:“那么快?”

  侍女猜测道:“估计是担心公主您受了委屈,便加快了速度了吧?”

  说到这里的时候,侍女有些羡慕道:“儒道圣人对于公主,是相当疼爱的,听说翁冬儿她们是卯时左右到的玉山书院的,结果仅仅半个时辰左右,儒道圣人就下了玉山书院,直奔大秦了。”

  太平公主笑着点头。

  这点倒是真的。

  昔日在玉山书院的时候,对自己,师尊的确呵护无比、

  可以说要什么就给什么。

  捧在手心怕化了的那种。

  连师兄作为师尊的亲儿子都没能那么受宠。

  今日自己虽然离开了玉山书院,可出了事情,师尊自然还是不舍得看着自己受委屈的。

  想到这里太平公主问道:“师尊将要抵达咸阳,除了陛下亲自迎接还有谁去了?”

  “太殿下满朝文武,不仅如此……听说大秦修仙界也来了无数门派仙人。”

  “听闻消息说,有开元寺摒尘大师,紫霄阁的松崖道长,玄天院的静亭掌门,还有……连上清宫的孔铮道长也来了!”

  这些名字一个个的出来,连太平公主都有些意外。

  上清宫的孔铮道长不说。

  本身便是一个元婴级别的大能!

  而开元寺的摒尘大,玄天院的静亭掌门,紫霄阁的松崖道长实力也不弱,听闻这些年于大周梁山获得机遇,悉数进入了元婴境界。

  如今这些仙人的门派,现在竟然全都来了。

  且还是为了自己师尊来的。

  听到这些话,太平公主脸上的笑意却是越大了。

  这世间,恐怕也唯有师尊,能享受这样的待遇了。

  “走吧,去迎接儒道圣人!”

  她站起来。

  一身红袍拖地,如血一般鲜艳……

  今日。

  师尊为天下人中心。

  而自己,亦是瞩目万丈!

  ……

  咸阳城内。

  百姓围观,御林军护卫。

  秦帝于城中静静等待,宛如一个等待大军凯旋归来的少年一样。

  在他的右边是大秦太子嬴正。

  而左边是一身红袍的嬴太平。

  天下礼仪……

  左尊右辅。

  这是所有人尽数知晓的礼仪……可如今堂堂一国太子站在右边,一个公主却在左边,百官也好,还是谁心中都知晓这是怎么一回事。

  只是到了如今这时候,谁都选择装作看不到。

  更没有人会出来说些什么不是……

  如今大秦的生死皆在这太平公主身上,莫说站在左位,若是她想站在赢世现在的位置。

  这时候的赢世,也会同意的。

  而秦帝的身后,便是大秦修仙界的诸位门派之人了。

  孔铮的眼睛只是在众人的身上扫过一圈,最后又闭上……

  其实他心中明白。

  这些人来这里做什么……

  只是……

  “希望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吧!”

  他内心想着。

  若是真走到了那一步,恐怕自己就不好和不争公公交代了。

  终于……

  在夕阳西斜的时候。

  咸阳城外。

  有一青牛东来。

  青牛上,有一老者。

  白发飘飘。

  在世人的瞩目下,走入了这里……

  ……

  青牛入城。

  停下。

  “见过儒道圣人!”

  秦帝上前几步。

  行礼。

  百姓,军队……

  甚至连那一群修仙之人也在此刻地低头行礼。

  嘴上称一声:“见过儒道圣人。”

  宁书安为儒道创始人,世间可称圣。

  而这种功德是连修仙之人都无法睥睨的。

  不说只是一群元婴强者,纵然就是大乘尊者都需要低头,称一声道友。

  无他……

  因为这是一个改变世界的圣人。

  自古以来,除了万年前开启香火之道的圣人之外,便再无人有资格称圣了。

  “见过陛下,见过诸位道友。”

  宁书安从青牛上下来。

  对着众人微微行礼。

  他虽是儒道圣人,可也知晓这礼不可废。

  故而一国之君之礼,道友之礼,百姓之礼可受,却也该回之。

  这也是宁书安的礼。

  “师尊。”

  嬴太平迎了上来,脸上满是高兴的神色。

  “弟子太平,见过师尊。”

  她跪下。

  行礼。

  磕头。

  宁书安没动。

  只是站在那里。

  静静的看着她磕头,秦帝脸上的笑容逐渐的浮现出来。

  他受了她的礼。

  这便意味着他还承认她是他的弟子。

  然而也是在这时候,所有人都察觉到了有些不对。

  宁书安很平静。

  按道理来说,太平行礼后他会喊她站起来的。

  可没有。

  他就那样站在那里,看着她。

  眼中带着惋惜。

  也带着一丝的失望。

  “师尊?”

  太平公主抬头看着宁书安。

  “昔日公主下山的时候,可还曾记得,老夫说过什么?”

  太平公主愣了下。

  脸色变得有些苍白了起来。

  可在宁书安的目光下,还是颤抖的回答了起来:“师尊,弟子……弟子记得。”

  “那便说说吧。”

  “自下山后,弟子不在是宁太平,也再非是玉山书院学生,更非是师尊的弟子,更不在是不争公公之徒孙,若是听到弟子说起是玉山书院弟子身份,师尊少不得要下山一趟……”

  她说着,脸色越发的苍白了起来。

  随即便是泪眼婆娑。

  慌忙趴在地上磕头着:“求师尊看在弟子与师尊二十多年的师徒情分,于玉山书院二十多年的情分上,原谅太平这一次、”

  宁书安看着跪在地上的太平公主。

  眼中的失望是越来越大了。

  “昔日下山,老夫受公主三个响头,至此……老夫于公主师徒情分尽断。

  然而……

  师徒情断,二十年之恩尚存。

  公主虽执意下山,老夫没阻止,却也想着若是有一日,能庇护公主一命,老夫自当走上一遭咸阳城。

  二十年……

  动物尚且知情。

  世人尊称老夫一声儒道圣人,可老夫也非绝情绝意。

  可你千不该万不该来算计老夫,算计玉山书院,更去算计不争公公!”

  刚老夫受了你三个头,并非是于老夫自己所受。

  而是替不争公公所受。

  今日……老夫已来……公主……还请莫要让老夫亲自动手了。”

  在这话落地的刹那。

  太平公主站了起来。

  踉踉后退了好几步。

  脸上满是不敢相信的神色:“师尊……你……你要杀我?”

  “老夫已非公主师尊。”

  “为什么?”

  太平公主歇斯底里了起来:“到底为什么?”

  宁书安不再解释、

  他以为她应该能明白的、

  可如今她还是不明白……

  他想,或许自己真心并不适合当一个师尊吧。

  然而却是在这时候……

  太平公主的身躯被人摄去,眨眼被护在了众人之中。

  那是开元寺摒尘大师,紫霄阁的松崖道长以及玄天院的静亭掌门。

  宁书安没动。

  依旧站在那里。

  抬头。

  看了眼三人。

  最后看向了秦帝。

  “陛下这是欲要阻止老夫?”

  “不敢……”

  秦帝摇头:“只是朕不明白。”

  “陛下该明白的。”

  宁书安道:“从一开始陛下派人入玉山书院,结果其实早就注定了。

  只是陛下看到的是陛下想要看到的结果,而另外一个陛下不想要看的结果,陛下却是连去看也没有。

  很不巧的是,最后得到的,恰好是陛下最不想要看到的结果。”

  秦帝嬴世想要太平公主牵制玉山书院,牵制儒道圣人,牵制不争陈落。

  更想要以太平公主入大秦,乱大周朝堂,毁其国运!

  可谁想……

  玉山书院和宁书安在她下山的时候,就斩断了因果。

  大周的反应倒是很大。

  只是并非对大周朝廷的怒火,反而是对太平的怒火。

  这火,最终更是燃烧到了大秦身上。

  如星星之火燎原一样,最终不可控制。

  秦帝的拳头紧握着,脸上带着不甘:“朕欲一统,这并无过错!”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陛下欲天下一统没错,可陛下却操之过急了……昔日大周自天启,便想过一统,然而大周前后用了六朝帝王,如今到了明宣帝,更是七朝帝王。

  七朝帝王,尚且徐徐图之,大秦赢氏皇朝至今不过两世……

  以两世之功,却要贪图七世底蕴,终于还是急了一些了。”

  “这是不争公公的话吗?”

  宁书安点头:“师尊道,他与陛下有缘,昔日陛下于咸阳城中服侍于他数年,他感激不尽……但也是如此,陛下更明白师尊的性格…还望陛下,退几步。”

  “父皇。”

  赢正喊着。

  赢世抬起手。

  终究还是缓缓的退了下去。

  然而……

  还有人站在那里。

  是大秦修真界的诸位修士。

  “诸位也欲拦老夫?”

  孔铮站了出来。

  “儒道圣人误会,孔某只不过是恰逢经过咸阳,听闻故人弟子将临,便等了几日,自无阻拦儒道圣人的道理。

  只是想要麻烦如儒道圣人若是离去,还请替上清宫对不争公公说上一声:上清宫敬待公公再临,论道长生!”

  “老夫回去,自当告于家师。”

  孔铮点头。

  退下。

  而前方。

  还有三人。

  “阿弥陀佛。”

  有佛号而来。

  “老衲并非想要阻止儒道圣人,只是这世间万物皆该有其规则的存在……

  儒道圣人该明白。

  此事为朝廷之事、那么便该由朝廷解决。

  而儒道圣人为大周修士。

  自不该参与这其中。

  这有违于大秦修仙界和大周修仙界的规定、

  还请儒道圣人退出咸阳,将此事交由大秦自己处理。”

  “老夫并非修士,充其量不过一书生。”

  “可笑。”

  有冷笑传来。

  那是玄天院的静亭掌门。

  “玉山书院不是修士门派那是什么?书生?什么时候书生上可斩修士,下可诛邪了?这若还不是修士,那什么才是修士?”

  紫霄阁的松崖道长也是开口道:“今日若是让儒道圣人于咸阳击杀大秦公主,至此之后,我大秦修仙界将再无法于大周修仙界抬头……故而,请老夫子离去。”

  宁书安没回应。

  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们三人。

  最后,叹了口气。

  “老夫老了……

  自创建儒道之后,从不曾与人出手。

  有时候老夫也在想这儒道,究竟有多强?

  只是始终寻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

  今日这时机倒是有些好……既然三位道友欲要拦住老夫,那么老夫若是再没什么反应。

  这便是老夫的不是。”

  他说着。

  微微对着三人行礼。

  “宁书安,请赐教!”

  松崖道长等人的脸色在这一刻变得极其凝重了起来。

  “看来这是要走上一场了!”

  静亭掌门冷冷一笑:“那今日,静某人少不得也要见见儒道圣人的圣威了!”

  他说着。

  一步迈出。

  元婴境界修为,展现出来。

  咸阳上空,风云涌动,乌云密布……

  刹那之间,平地惊雷。

  不仅是他……

  松崖道长,摒尘大师也在此时,悉数出手。

  术法神通而落。

  有可破山岳的金戈之威。

  有可断江河之刃。

  也有那佛法浩瀚。

  与筑基金丹不同。

  元婴境界强者极其可怕……

  一举一动,足以影响整座城。

  看到三人动手的那一刻,孔铮道长的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现出了一抹厌恶。

  宁书安不过一人。

  他们如今是三个元婴,竟同时对着他出手。

  这可是卑鄙了一些了。

  终究是故人弟子……

  上清宫欠下公公太多,少不得还是要出手阻拦下。

  若是一对一,倒也无妨。

  这三对一,却是显得大秦修仙界不成样子了。

  只是当抬头看向了宁书安的时候。

  孔铮道人顿时愣了下。

  那将要迈出去的脚步,更是就此停了下来。

  他只是静静的看着面前的三人。

  纵然有崩天裂地之危,却无可动他三分容颜。

  “元婴之威,的确是难以撼动,怪不得这世间人人皆想要长生。”

  他淡淡的开口着。

  随即也不管他人如何,低声轻吟着。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笔如刀,诗如剑……

  诗成。

  剑便成。

  宁书安伸手,握住了那三尺青锋。

  他抬头。

  看向了孔铮道长。

  “道长可见到过,这世间最为惊艳的剑?”

  孔铮摇头。

  “不曾。”

  “那么今日,道友却是能见到了。”

  他淡淡的说着。

  手中的剑,落下……

  于是。

  孔铮也好。

  秦帝也好。

  又或是咸阳百姓。

  大秦数州之人。

  于今日,他们都看到了他们一生中,最为璀璨的一剑。

  那是一道剑气。

  普通无比的剑气。

  从普通的剑中,斩下的普通的一道剑气。

  比武道强。

  却比不得任何的修士神通。

  然而……

  这一道剑气落下,斩断了面前的三个元婴强者。

  更斩裂了整个咸阳城。

  自城门开始,一路蔓延,穿过皇城,直达数百里之外。

  整个偌大的咸阳城一分为二。

  天下寂静!

  ……

  建功二十九年。

  八月十五。

  中秋之日。

  宁书安一剑将咸阳城一分为二。

  以一己之力杀大秦三位元婴与太平公主于长河街。

  随后骑上了青牛,一路向东,离开了咸阳城。

  剑气纵横三万里。

  一剑寒光十九州。

  也是这一日……

  宁书安入亚圣境。

  ……

  此消息传来,天下震动。

  尤其是儒道,更是沸腾。

  儒道亚圣……无人可撼动,纵然是修士大乘境,更需退让三分。

  玉山书院更是喜庆连连。

  然而后山之中。

  陈落站在桃树下,却毫无兴趣。

  昔日的漫山桃花,不知道何时已悄然无存……

  “师尊。”

  猫娘娘开口着。

  她的身边小白,白龙道友,吴阿斗,还有小黑。

  以及……

  闭关许久,今日才出关的范衍。

  “都来了?”

  陈落问着。

  “嗯……”

  “那便去接下你们的大师兄吧。”

  算算时间…

  他也该到了。

  ……

  玉山书院。

  整个书院上下,皆在书院门口等着。

  等着儒道圣人宁书安的回来。

  终于,在众人的目光中,一只青牛缓缓自官道中而来。

  它的背上,坐着一人。

  闭目、

  不语。

  那青牛停下。

  四膝跪下。

  清泪已流。

  这一刻。

  满山寂静无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