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春柳记

第二十六章 杨家的主意

春柳记 三千狸 2863 2023-07-31 22:24
0:00
0:00

  杨东云幼时在花石县还引起过一时轰动。他四岁由父亲杨秀才启蒙,六岁时写了四首咏春夏秋冬,引得众人啧啧称奇。正巧那一年学政路过松宁府,大小官员并乡绅自是接待不提,一日众人陪同学政大人于清水江上泛舟,欣赏此地颇有名气的十里青山画屏。有人提起附近花石县出了个小童甚有天赋,好事者马上去接了杨东云并杨秀才来。

  杨秀才见了学政大人浑身发抖,涕泪交织,倒是六岁的杨东云很是沉稳,对答甚有条理,又奉题现做一首咏清水江,虽然稚嫩但诗句清新可爱。学政亲解了自己秋月桂花图案的织金腰带送给杨东云,让他挨着自己坐吃席,并对知县笑言:此汝地千里驹。

  然而杨东云这匹千里马起步虽然快、脚力却不够,他的诗作水平也似乎一直停留在六岁时。后头不如他识字早、做题早的都赶了上来,天才的名气暗暗的消磨了去,神童更像一个调侃。对于“小时了了”的评价杨秀才一家并杨东云自己是拒绝的,学政大人难道会看走眼吗?

  于是乎,学政这一句赞美变成杨家一个希望、也是一个紧箍咒,勒得螺蛳巷的人紧紧的,眼里看不到第二条路。

  这边杨家一行回到了螺蛳巷。杨秀才今日饱餐痛饮了一顿,早歪到铺上打起鼾来,杨鲁氏逮着问儿子感觉如何。杨东云朦朦胧胧意识到今天的举动和自己终身大事有关,可到底十四五岁的少年人人事上一知半解的,他素来又是个死读书的,就只喏喏一句“全凭爹娘做主”。柳家茶饭不错,这是他唯一的感觉。至于柳家姑娘他没看一眼,圣人说了非礼勿视。

  杨鲁氏心里却痒滋滋的很不满意。柳家这低贱的商户的竟然高墙大屋住着,不值钱的丫头片子绸的缎的穿着;自家房子却没钱换瓦片,左厢房淋得一面墙都起了霉。这世道真是没天理。

  左想右想更憋气,发泄不出浑身不得劲,她看着杨秀秀对着镜子喜滋滋的左看右看,就过去一巴掌扯了簪子:“娘给你收着,莫学那妖妖佻佻的小蹄子。”又要剥她身上的绸子衣服。

  杨秀秀不肯,吃了几下巴掌,哭了起来:“娘你心里只一个哥哥,女儿就看成脚底泥一样。今天去柳家我都臊得没话说,人家穿的什么我穿的什么,柳枝那泼辣货就不说了,你看柳条那几岁的小崽子就穿葱绿绸子的衣服、还扎着金花呢;她脚上的鞋子也是缎子面的,耳朵塞的是玲珑环的金耳环!我都看得真真的。”

  杨鲁氏骂她眼皮子浅:“你哥哥往后中了举、还怕没金的银的。”

  “哥哥中举都是猴年马月的事了,我今年都十三了,一件绸子衣服都没有。”

  杨秀秀话让老娘勃然大怒,被痛揍了一番,“死蹄子竟然敢咒你哥哥!老娘就不该养你到今天,要省多少油米。你再胡咧小心卖了你、得几个银钱家里不松快松快!”

  一厢打骂,杨秀秀自然是不敢再多一句嘴,只暗地里掉眼泪去了。可杨鲁氏心火并没全泄出来,女儿的话让她越想越气。今天李氏为了待客也收拾了一番,穿件半新不旧的雪青色折枝莲刺绣绸衫,系着条蜜合色挑线裙子,挽个寻常低髻,别一朵鎏金压鬓花,耳朵上一对八宝葫芦金耳环;只一只寿字头金簪子贵重些,这是李氏陪嫁,特特簪出来以示重视客人。

  一身本是中等人家娘子最寻常不过的打扮却扎了杨鲁氏心窝一样,她旋风似的跑睡房里,一把把杨秀才扯到地上,放声大哭:“我命苦!跟了你这倒路的囚徒,可怜这些年熬成什么样子了,人家婆娘穿绸裹纱,我一件没补丁的都找不出。你老实说是不是看中了那妇人美貌、要把我儿献于她家做媚!”

  杨秀才酒意深沉,这下摔得七荤八素的,迷迷糊糊任杨鲁氏连哭带撕。杨秀才本来是有些家底的,日子很是过得,不该他读书时夫子赞了两句就一心往科举路上走,偏偏时运不济,屡试屡败。到后来分家的六十亩田陆陆续续全卖掉了,熬到三十多岁时总算进了学,然后再没有进一步。秀才自己死了心又开始栽培儿子,这些年吃喝嚼用都是杨鲁氏的嫁妆,如今只剩螺蛳巷这套小院子。

  杨鲁氏素来强悍,家里家外都靠她个妇道人家把持,把个杨秀才捏得任圆任扁。她哭打一番后渐渐消了气,坐一边,又骂已经渐渐清醒的杨秀才“没眼色的东西还不去倒茶,没见我嗓子冒烟。”

  杨秀才懵懵懂懂爬起来,酒意被撕打得差不多了,不顾衣衫揉得咸菜一样,笈着一只鞋跑去倒水。家里早就不买茶叶,就用一个缺了口的粗瓷碗倒了半碗白水端过去,想起柳家那扑鼻喷香的茉莉花茶不禁摇头叹气。

  杨鲁氏喝了水,稍微平了点气,才说:“我看不上柳家小蹄子,生得太娇嫩了,不像能做活的。我们家可供不起一尊摆看的菩萨。”

  “娘子有所不知,柳大姑娘能干呢。我几次在丰柳记见她和柳老板点货,口齿清楚,看着就是个伶俐人;街坊都说柳家的柴米油盐都是大姑娘经手呢。”杨秀才揉着发疼的额角说着。

  “你这只知道灌黄汤的下流胚、每次去丰柳记两只眼睛都是去看小娘子了吧!原来你早就盯上了人家、我把你这天打雷劈的下流种子——”

  “嘘嘘,娘子莫打,听为夫解释。你想想柳老板只得两个女儿、大姑娘又是掌家的,丰柳记只怕一大半都得陪过来咧。我儿读书苦熬,若有柳家的银钱资助怕不要松快许多。”

  这话钻进了杨鲁氏耳朵,让她颇为意动。杨东云之前一直在家跟着秀才的爹读书,这两年杨秀才力有未逮,一家子咬了牙、把家里刮了又刮、凑了束脩送他去了学塾。读书自古最费钱,一家子勒紧裤腰带,口里省出的都做栽培他之用,整日里稀饭照得人影子,凑合着黑乎乎的咸菜疙瘩,一根棉线放在油瓮里数着滴油炒菜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