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帝师

第67章临别赠言

帝师 东一方 3179 2020-06-20 15:12
0:00
0:00

  第67章 临别赠言

  清晨,朝阳初升。

  喔喔鸡鸣声,已然在城内回荡。

  庄子作息很规律,早早的起床晨练,然后洗漱吃早饭。随行的人,已经开始收拾行囊。

  一切收拾妥当后,一行人出府。

  庄子登上马车,便朝邯郸城的北门行去。

  驾车的马夫一副抱怨样子,说道:“好歹是先生帮赵悝劝服了赵王,不仅如此,先生还险些遭到刺杀。如今先生离开邯郸,赵悝连一句话都没有,真让人心寒。照我说,他这个太子,也当不长。”

  骑马的两人闻言,也点头附和。

  庄子淡淡道:“你们怎知赵悝没有带话?”

  马夫哼了一声,道:“纵然带了话,那也不行。至少,赵悝该亲自给您践行。”

  庄子又道:“你又怎知没有?”

  马夫听了这话,哑口无言,怏怏不说话。

  一行人来到北门的城门口,马车刚到,就因为前路被堵,无法再往前走。

  此时,城门口人头攒动。

  为首一人,赫然是太子赵悝。他为了给庄子送行,也为了树立起自己礼贤下士的形象,特地把太子府的属吏,以及朝中的诸多官员请来了。

  北门人来人往,而百姓又喜欢看热闹。

  渐渐的,百姓也驻足观看。

  最后的结果,便是城门口人满为患,一个个都等着看热闹。

  马夫说道:“先生,赵太子在等您。”

  庄子闻言,撩起马车的门帘抬头看去,当他看到城门口黑压压的一群人时,眉头微皱。

  然而,赵悝亲自来了,庄子还呆在马车中,就有些不近情理了。

  庄子下了马车,脸上有一抹笑意,拱手道:“老朽庄周,见过太子。”

  “先生不用多礼。”

  赵悝连忙走上来,脸上堆满笑容。

  他站在庄子的面前,一团和气,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

  赵悝轻叹道:“先生刚到邯郸几日,怎么就要离开了呢?本太子这些日子忙于公务,没能向先生讨教治国之术。如今先生匆匆离去,悝实在是不舍,恳请先生再逗留些时日?”

  礼贤下士的姿态,展露无遗。

  对庄子的尊敬,人所共见。

  庄子轻笑着摇头,道:“太子好意,老朽心领了。但老朽此去燕国,路途遥远,必须要早些启程,才不会延误了时间。”

  “唉……”

  赵悝轻叹道:“庄子这一去,令人惋惜。”

  严奇眼珠子一转,拱手道:“恳请先生再多逗留两日,太子对先生的治国之术,非常佩服,很希望向先生学习。”

  作为太子的人,严奇自然要帮助赵悝。

  百姓围观,人群汇聚,正是树立赵悝形象的大好机会。

  庄子表情淡然,语气生硬的说道:“儒家自有治国之术,太子要讨教,也是向阁下请教。如果向老夫请教,恐怕太子最后会流连乡野,疏于国政。”

  话语中多了一抹锐利。

  严奇嘴角抽搐,他没想到庄子会针对他。

  讪讪一笑,严奇不再说话。

  赵悝见情况不对,瞪了严奇一眼,笑眯眯的说道:“庄子心意已决,本太子也不强求。希望庄子下次再来赵国的时候,一定要到邯郸小憩,让本太子一尽地主之谊。”

  庄子道:“一定!”

  “时间紧急,老朽告辞。”

  庄子揖了一礼,便转身回到马车中。

  “先生慢走,一路顺风。”

  赵悝侧身站在一旁,脸上的表情多了一抹释然和轻松。面对庄子,他始终觉得拘谨,很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赵悝心思一转,在马车缓缓行驶时,又双手合拢,朝着庄子乘坐的马车,很虔诚的九十度躬身揖礼,极尽尊重。

  “轱辘!轱辘!”

  马车往前走,城门口的人纷纷让开。

  赵悝马上又跟着马车往前走,他带着严奇等人出城,等庄子的马车远去了,又长身揖了一礼,然后站在城门口,目送庄子离开。

  等看不到马车的影子,赵悝才带着众人离去。

  马车行驶在路上,马夫说道:“先生,赵悝对您可真是尊敬啊。”

  “有吗?”

  庄子坐在马车中,嘴角勾起一抹嘲讽。

  赵悝的做派,与其说是对他的尊敬,不如说是招揽人心的手段。

  马夫只看到表面,兴奋说道:“先生当时没注意到吗?赵悝很敬重您的。如果没有您,谁鞥劝服赵王呢?赵悝对您,肯定有感恩之心。”

  庄子呵呵笑了笑,并未说话。

  马夫是一个话痨,继续道:“只是今天,竟然没有看到刘子,着实古怪。”

  随行的人闻言,纷纷附和。

  庄子在邯郸逗留期间,刘宣经常往府上跑,经常和庄子论道聊天。两人的关系很好,今天反而没见到刘宣,着实奇怪。

  庄子淡淡道:“该见到的时候,自然会见到。”

  对庄子来说,送行只是一种形式。刘宣来或者不来,都没有什么影响。

  “铮!铮!”

  忽然,一缕缕琴音,自前方传来。

  庄子一听到前方传来的琴声,猛地撩起了马车的窗帘。他往外看去,赫然见到前方不远处的官道旁,有着一座亭子。

  亭子中,隐约看到一道身影正在抚琴。

  琴音的曲子,庄子非常的熟悉,是《高山流水》。

  这一曲,本身就有寓意。

  庄子布满褶子的脸上满是笑容,吩咐道:“加快速度,到亭子边上停下。”

  “诺!”

  马夫回答,快马加鞭往前赶。

  琴音渺渺,不断传来。

  在空旷的官道上,声音不断的传递着。

  马车在凉亭边停下,庄子下了马车,抬头看去。亭子中抚琴的人,赫然是刘宣。

  一曲《高山流水》,已经到了最后。

  “铮!铮!!”

  如流水叮咚,如浮云浩渺,令人沉醉,但琴音却在此戛然而止。

  周遭一切,恢复平静。

  庄子脸上挂着笑容,大步走了上去。

  刘宣起身,拱手道:“先生!”

  庄子道:“小友竟然在官道上等候老夫,就等了!”

  刘宣和庄子落座,刘宣微笑道:“我只是不愿意和赵悝等人一起,人多嘈杂,难有清净。”

  庄子道:“赵太子一场作秀,着实没什么意思。”

  刘宣道:“先生此去燕国,不知何年何月能再相见。”

  庄子道:“有缘自有相会之日。”

  话锋一转,庄子沉声道:“小友经历磨难,打算一直在赵国吗?”

  刘宣回答道:“暂时是!”

  庄子捋着颌下花白的胡须,沉声道:“临别之际,老夫有些话想和你说。是否采纳,全在你自己选择。”

  刘宣道:“先生请说!”

  庄子表情郑重,缓缓道:“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的事情。”

  “每一件事,都是一点人生阅历。”

  “看的愈多,经历得越多,人生才能沉淀,才能有底蕴。”

  庄子继续道:“正所谓不登高,不知天之高。不下海,不知海之深。你不游学天下,终究不知道天地之广阔。”

  “你出身稷下学宫,师承荀子,才华出众,天资聪颖,这是人所共知的。”

  “然而,纵观四海,才能眼看天下。”

  “你还年轻,不应该局限于赵国一地,应该四处走走看看。”

  庄子盯着刘宣,问道:“老夫的意思,你明白吗?”

  刘宣道:“明白!”

  庄子轻叹了一声,说道:“老夫和你交流过很多次,从你的言谈中,明白你想借助赵国的力量报仇。”

  “家人之仇,老夫不能劝你放弃。”

  “但老夫想说的是,报仇需要时机,汲汲营营,不断强求,反而可能难以成事。”

  “赵王重用你,是因为你有才华。”

  “但当今天下,乃是大争之世,唯独不缺有才之人。”

  庄子说道:“如果涉及到赵国的利益,赵王未必会帮你报仇。所以,没有必要把自己栓死在赵国。老夫希望你周游列国,增长见闻。”

  刘宣拱手道:“先生之言,宣必定铭记在心。”

  庄子道:“但愿你能明白。时间不早了,老夫该告辞了。”庄子也是洒脱之人,起身登上马车,便离开了。

  刘宣目送庄子离开,便起身回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