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为崇祯实行改革开放

第十九章 大明枢密院

0:00
0:00

  第十九章大明枢密院

   朱有见看了这几日的《明报》。对郑芝龙,他并不担心,毕竟按照历史本来的发展轨迹,郑芝龙最后还是会被招安,最终会为大明朝所用。但他看到后金在进攻林丹汗的消息时,却心里一个激灵!――今年是崇祯元年,明年就是崇祯二年!明年,打败了蒙古林丹汗的女真贼酋洪太极,就要绕开山海关――宁锦一线,绕道漠南蒙古,从喜峰口突入塞内,横扫京畿,制造“己巳虏变”了!

   从宁远大捷努儿哈赤被击毙,后金经过短暂的权力斗争,洪太极即位开始,到崇祯二年,洪太极一直在对林丹汗用兵,原来此事早有预谋,其后招就是绕过袁崇焕把守的锦州一带,从大同方向出奇兵!相对于如此明显的战略部署,汲汲于内部党争,并且还面临领导人“换届”的大明朝廷,对此几乎根本没有战略上的应对措施,坐看满清打败了蒙古林丹汗,收编了蒙古各部,最终在北方只剩了大明自己这个孤家寡人,孤立无援。洪太极在打击林丹汗的同时,还于明朝天启七年攻击了朝鲜,对此明朝也不闻不问!朝鲜是明朝多么铁的一个盟友啊!

   据后世史料记载,朝鲜与大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均保持密切联系。万历年间丰臣秀吉大举攻击朝鲜,明朝派遣水陆官兵援朝作战,最终将倭国侵略军打败。其中在露梁海一战中,明军与朝军的水师联军击沉倭军舰船三百多艘,而朝鲜名将李舜臣与明朝老将邓子龙双双战死,谱写了中朝两国一曲可歌可泣的战争友谊。此战在朝鲜(韩国)叫做壬辰卫国战争。而在明朝,是万历三大征之一。此后,在萨尔浒之战中,朝鲜还出兵助明,与后金作战。

   努儿哈赤在时,后金实力不足,未能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洪太极即位之后,对外为稳定后方,形成对明朝战略优势,对内为平息争位风波,树立个人威信,于天启七年,即洪太极的天聪元年,第一次进攻朝鲜。先后攻克了义州、平壤,越过了大同江,直*汉城。当时的朝鲜国王都跑到江华岛上去了,面对后金军的劝降还嘴硬,不肯投降后金与明朝划清界限。只是,朝鲜虽然大义凛然,无奈实力不济――尤其朝鲜的吏治,比明朝还腐败,国内世家纷争比之大明的党争更有过之而无不及!跟大明真是难兄难弟啊!――最后不得不屈服于后金,与之结盟,成为“兄弟”。不过暗地里仍然心向大明。对明军毛文龙部在皮岛的势力采取了默许态度。

   而毛文龙部在皮岛的牵制作用被袁崇焕用御赐的尚方宝剑一剑给斩了个稀烂!此后毛部作鸟兽散,后金去了一心腹大患。而毛部将领孔有德渡海投奔当时的登莱总督、徐光启的学生孙元化,又因为军饷、军纪问题起了哗变,把山东大闹一场,死人无数。完了,带上孙元化精心训练的火器营和火炮,投奔了满清!又因为感念孙元化恩德,俘之不杀,放了,反而害得孙元化被朝廷下狱问斩!

   穿越前的朱有见反思这段历史,对明朝的内政外交风格,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莫名其妙!明朝这是跟谁都不对付,跟谁都不合作,跟谁都不来往。后世有的某个领袖说: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对共同的敌人。崇祯时期的明朝,反其道而行之。反正谁跟我好谁遭殃!这是什么样的愚蠢啊!

   明朝的外交是这样,内政也好不到哪儿去。能打仗的人都杀掉了,有本事的人都贬谪了。对人民大众,实行严格管制。建政三百年了,还对当年张士诚的旧部、子弟仇恨无已,贬之为贱民,永世不得脱身。对文武百官不信任,对皇族勋贵不信任,对民户横征暴敛,对军户乱派征役,还按职业,设定各种贱民阶层。总之,这样一个朝廷,谁也不念大明朝廷的好!后世还有人称赞“大明三百一十五年,不和亲,不赔款,不议和,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

   太迂了!春秋战国时中国人的纵横捭合的外交才能,运筹帷幄军事战略才能在这里一点没有体现出来!这么迂的朝廷,怎么能玩转政治?怎么能不灭亡?

   想到这里,朱有见有点坐不住了!天启七年,自己其实已经即位了,结果即位之后到崇祯元年这段时间,光忙着打击魏忠贤去了,对军事战略根本无暇过问,导致外部局势糜烂至此!

   朱有见把内阁辅臣温体仁、周延儒、兵部尚书王在晋、侍郎孙承宗等人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座谈会。朱有见问:“虏酋洪太极近日本年一月即发兵攻取朝鲜,如今攻击林丹汗,汝等可知战事如何了?”

   “回陛下,臣等略有所知。”王在晋倒是回答得痛快。而温、周二位,直接作了泥菩萨。孙承宗似有所语,但又放弃了开口的企图。

   “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因何事启衅?”

   “这臣等就不得其详了。”

   “假设林丹汗败,贼虏再将如何?”

   “臣等不知其详,但以臣之见,自然是举全国之力犯我大明。”

   “我大明朝廷如何应对?”

   “当加强防备,于关外屯田,高筑墙,广积粮。”

   “郑芝龙为何事攻我福建广东沿海?”

   “郑芝龙似乎本是我大明子民,因生计所迫,抛却礼义廉耻,投奔了澳门夷人,当了海盗。至于其攻我沿海,自然是垂涎于大明物产,欲贩运至夷人,舍义逐利。”

   ……

   “我大明朝廷可有专司情报消息之官署?”

   王在晋道:“启奏圣上,兵部下设四司,曰武选、曰职方、曰驾部、曰库部。并无专管情报消息之官。而军前斥候者均为犯罪之人充任。……”

   (武选司,就是管理将领选任的。职方司,管的是武将考察。驾部,就是管理马匹车驾的。库部,管的是军械甲杖。果然没有管情报的!原来明朝制度,文官归吏部管理,武将归兵部管理。兵部并不负责军事决策及指挥。其中兵部武选司对应吏部文选司;兵部职方司,对应吏部考功司。)

   “……皇帝亲军之锦衣卫,倒可探得消息。”

   (确实。锦衣卫在万历时期的援朝抗日作战中,探听消息,立了大功。这个朱有见是知道的。)

   如此说来,设立一个大明“中央情报局”,非常必要啊!能够填补大明军制史之空白!朱有见如是想。

   “你们可知虏酋洪太极最近不攻我大明,转攻朝鲜与蒙古是何意?”

   “自然是扫清后方,以备俟后全力犯我大明!”温体仁抢答道。

   “朕最近几日翻阅各地奏报,发现洪太极恐怕并非仅仅扫清后方那么简单。朕估摸着,最迟至明年,洪太极必攻大明。京师附近必生灵涂炭!”

   举座皆惊!

   “皇上!恕臣等直言:皇上久居京师,并不曾涉足行伍,怎会知道得如此详细确凿?莫非……莫非有人在皇上面前下谗言,故意危言耸听,妖言惑众?”王在晋道。丝毫没有顾及话语中犯上之意。

   “大胆!”旁边太监早已忍不住喝斥之。

   “……陛下恕罪!非是王大人以及臣等故意以言语犯上。此事确有不明之处……”温体仁赶紧打圆场。

   “看来汝等是不信朕的话啊。无妨。内阁传旨,立即加派人手,多方探取蒙古与女真之消息,必要探听得详,报与朕知!”

   “是!臣等这就去办!”

   “你等可知如何去办?”

   “自然是着兵部、五军、东厂、锦衣卫中斥候潜入北地去探消息……”

   “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今之后,设枢密院,主管军机情报筹划事务。你等且听好了朕的旨意,回去拟了章程报来!”

   “请皇上示下!”

   “大明枢密院,其下设军情部、参谋部、督察部、后勤部。

   其中军情部下设四局:

   军情一局,主司对女真、蒙古贼虏之情报消息;

   军情二局,主司对哈密卫以西及以北情报消息;

   军情三局,主司西南云贵、乌思藏、缅甸、暹罗、安南之情报消息;

   军情四局,主司南洋之台湾、吕宋、澳门、爪哇、马六甲之情报消息。

   军情部只管探听传递消息,其所得消息均汇总于参谋部,以待其归纳分析,并提出分析报告交予朕、兵部、五军都督府、各总兵、都司参考。

   督察部掌管铨选、考功、督察、教化等事,应当于前四局中及其下设各情报站各设督察委员,并根据需要建立执法队。

   后勤部掌管一切薪饷、供给、经费事务,并保障所有情报工作人员家属、退休情报人员之生活、安置及安全。

   枢密院设院长一人,副院长两人,四部各设部长一人,副部长二人,部以下各局各设局长一人副局长二人。四大军情局各自在其辖区内布置情报处、情报站。

   以上院长、副院长、部长、副部长,等朝会时先行会推再予定夺。局长以下人员由各局自行遴选招募,报督察报审查备案。”

   “皇上圣明。只是这枢密院,蒙元有旧制,为我朝太祖废除。今取枢密二字,恐观感不良。”周延儒道。

   “无仿。枢密院者,宋朝即有,非蒙元自创也。宋时枢密院乃掌军事之衙署,比肩中书,称为西府。今朕重设枢密院,乃收集分析军事情报之专用,与宋元时均不同。”

   “皇上圣明。臣等遵旨,立即回内阁拟了这章程来给陛下过目。”

   ……

   ***********

   不好意思。作者这几天一直在外地考试,刚回。先码了一章传上,以息众怒……

<>read_di();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